魯臺為太師。但阿岱汗和阿魯臺太師的聯合力量最終未能擊垮衛拉特,並不時遭到衛拉特首領東進的威脅。後阿岱汗和阿魯臺率領一部分科爾沁人東遷,到達大興安嶺以東的嫩江流域駐牧。從此,這部分科爾沁人就以“嫩江科爾沁”之名著稱。仍然留駐原地的科爾沁人,則被稱為“阿魯科爾沁”。他們之所以遷到這一地區駐牧,是因為兀良哈地區的一些蒙古封建主和阿魯臺的關係較為親密,有的人還同阿魯臺結為兒女親家。
阿魯臺的軍隊中有相當數量計程車兵是徵自兀良哈三衛。在阿魯臺遭到明朝永樂皇帝進攻時,兀良哈三衛曾給過他多次援助。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領主都甘願服從阿魯臺的控制和調遣。其中,駐牧嫩江流域的福餘衛的一些領主,在阿岱汗和阿魯臺太師進入其駐地時,就曾經起而反抗。結果,他們遭到阿魯臺太師的鎮壓,人畜被掠奪。一部分福餘衛人放棄其駐地,逃往海西女真部地區。
駐牧嫩江流域的科爾沁部遂成為兀良哈地區比較顯赫的蒙古部落。他們同兀良哈、翁牛特、烏齊葉特及其他蒙古部落共同活動和生存。所以,兀良哈三衛(部),大致亦包括嫩科爾沁部。
後來自北部冰原的女真逐漸南遷並迅速崛起,同時也收服了整個兀良哈地區。
翁之琪隱隱的瞭解了周虎臣的想法,利用這個擊敗女真人的時刻出關的確很合適,放那些女真貴族出關周虎臣才有機會和藉口實行這個追擊計劃。追擊其實是為了徹底解決邊患,儘管很難,但周虎臣的計劃無疑很偉大,也很有魄力,偉大的翁之琪說出這個計劃後有些後悔的直吸涼氣。
也不知虞大虎是故作不知還是早有準備,他波瀾不驚的來了幾句:“想那麼多幹什麼?按照大帥的指令行事不會有錯,指哪打哪多輕鬆!我大明的機會啊!千年之邊患,舍大帥有誰?”(未完待續。)
第322章 古北口
雖然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可山間還是稍稍有些寒冷,難熬的一夜終於過去。
人聲喧譁中,大清國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福臨醒了,已經忍了很久的福臨終於問了出來:“額娘,我們為什麼要回關外?燕京不是很好嗎?那有寬敞的宮殿,也有那些花花草草,有很多好吃的,也不是很寒冷,我們為什麼要回盛京?”
孝莊文皇后布木布泰伸手抓住福臨的小手:“範先生不是說過嗎?你是皇帝,不要隨意開口,一切都有攝政王做主。”
範先生自然說的是范文程,這個范文程雖然對漢文化屬於半吊子,但對大清卻忠心不二,小皇帝福臨其實一直在受到他的教育和影響,布木布泰這時候把他拿出來也實屬無奈,她總不能說我們在逃跑,大清國已經面臨分崩瓦解。
孩子畢竟是孩子,大清國小皇帝福臨一直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但有身邊有額娘,有叔父攝政王,有範先生在,這些事情用不到他艹心,只是一個好奇罷了。
母子隨口閒聊兩句,早飯開始了。
其實沒什麼吃的,就是帶來的一些乾糧、乾肉和燒了一些熱水,這就是皇帝和皇后的待遇,自然與在燕京皇宮中遠遠不能相比。
許多適應了燕京生活的人開始抱怨這種待遇,貴人們不適應,但建州士兵們無所謂,這種條件對他們來說司空見慣,能夠補充一下體力就足夠了。
多爾袞身邊彙集計程車兵很多,足足近兩萬的建州和蒙古騎兵,加上少量八旗漢軍步卒和大量建州戰兵,還有那些官員和家眷,這支隊伍足足三萬有餘。當然,多爾袞也沒有放棄那些名聲顯赫的前明官員,這些人將來還有用,比如范文程、寧完我、洪承疇、馮銓等人。
時不待我,早曰出關會更安全,吃過飯計程車兵首先開始行動,隨後大批的人在亂糟糟中終於也開始動了。
這時候,負責阻擊明軍的濟爾哈朗終於趕了上來。
古北口長城就建在燕山山脈之上,這個隨山勢而延綿的雄偉建築巍峨而險峻。
燕山山脈是華北平原北部的重要屏障,是蒙古高原和東北地區進入華北平原的必經之地。蒙古成吉思汗六至十年,成吉思汗三次圍攻燕京時主力都是翻越燕山山脈,以豐利(張北縣西)、宣德(宣化)、居庸關和古北口、擅州(密雲)、順州(順義)為主要進攻路線。到了明代,蒙古人退回去走的仍舊是這些路線。建州人也不例外,屢次入關也是如此,而現在的逃跑當然也會走這條路線。
京都鎖鑰山陡路險,沿途都是小徑,雖是關內,但並不好走。
接近午時,八旗戰兵終於接近了古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