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和北方的王猛並稱為良相,有“關中良相惟王猛,天下蒼生望謝安”的說法。

元宏遷都學漢俗

孝文帝改俗

孝文帝原名拓跋宏,後改姓元,是南北朝時期北魏卓越的少數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北魏的都城平陽地處偏北,很難控制北方,還經常受到騷擾,更常年發生自然災害。孝文帝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排除困難,將都城遷移到了洛陽。身為鮮卑族的孝文帝還進行了一系列大膽的漢化運動。其主要的內容有遷都、改革官制、禁止使用胡語和胡服、改鮮卑姓為漢姓、禁止同族通婚、改革禮樂刑法等。為了將改革落實下去,孝文帝帶頭講漢語、穿漢服。透過他的努力,使鮮卑貴族和漢人名望士族緊密的結合起來了,消除了雙方存在的民族予盾,鞏固了北魏的政權。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不僅使北方少數民族在語言、服飾、風俗習慣上與漢族逐漸趨同,還使中原文化得到了豐富和發展。少數民族的食物、服飾、藝術、生活用具等,也逐漸融入了漢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梁武建寺還做僧

和尚皇帝:

梁武帝名叫蕭衍,字叔達,是南朝梁的開國皇帝。梁武帝年輕的時候酷愛讀書,常看書到身深夜,是一個多才多藝、學識廣博的學者。梁武帝除了在學術研究上的成就突出,還擅長詩文。梁武帝後來開始信奉佛教,在晚年他信奉佛教達到了痴狂的境地。梁武帝不僅自己吃素,還要求全國都跟吃素,甚至連祭祀祖先都要求用蔬菜代替牛羊。梁武帝不僅大量修建寺廟,甚至還幾次出家為僧,放下國政不管跑到廟裡去研究佛教理論。當時有人出家可以施捨金錢給寺廟讓他還俗,梁武帝當了和尚,大臣們只得籌集鉅款讓他還俗,反覆幾次下來,使得國庫日漸空虛。梁武帝一心理佛,無暇管理國家,造成官吏政務鬆懈、將士軍心渙散。以致後來河南王侯景趁機做亂,掌握了大權,將梁武帝軟禁至死。

相關知識

士族與庶族:

世代公卿的世族最早出現在東漢初年。在曹魏時期實行的人才選拔方法九品中正制中,正式將家庭出身作為了選拔人才的標準。後來到了晉朝,家庭出身逐漸變成了九品中正制中評定人才的唯一重要的標準,加之當時土地兼併現象非常嚴重,逐漸形成了一些在政治、經濟上享有很高特權的豪門大族。這些豪門大族被稱做“士族”。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被稱作“庶族”,也稱“寒門”。士族不與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由於士族長期把持政權。尤其是在晉朝,士族子弟可以憑藉出身直接作官。造成士族子弟多不思進取,沉溺於清閒*的生活。最後演化成士族只能依靠一些庶族出身的人來掌握軍權,結果造成士族子弟在政治上逐漸沒落,門閥士族的社會聲望和經濟地位隨之一落千丈。門閥士族最後在隋唐兩代伴隨著九品中正制的廢除,走向了滅亡。

佛教:

佛教與基督教、*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相傳佛教是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5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天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因父為釋迦族,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也就是“釋迦族的聖人”的意思。廣泛流傳於亞洲的許多國家。一般認為傳入中國的年代始於漢朝。據史書記載,公元前64年,東漢漢明帝派遣十二名使者前往西域訪求佛法。公元67年,使者帶著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回到京城洛陽,帶回了經書和佛像。漢明帝在洛陽建造中國第一所佛教寺院"白馬寺"。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漸漢化,在建築、造型藝術等各方面都形成自己的特點。中國佛教從西漢至清末,經歷了傳入、傳播、興盛和時盛時衰幾個階段,逐步發展成為我國影響最大、傳播最廣泛的宗教。 電子書 分享網站

隋朝至唐朝時代簡介

伴隨著南北朝的狼煙退去,隋朝建立了。隋朝的建立者隋文帝雖然開創了“開皇之治”的盛世局面,卻沒有為自己的事業選出一位合適的繼承者。隋朝的第二位君主隋煬帝好大喜功,不僅不顧民生勞師遠征,還大肆修建宮殿。橫徵暴斂搞得民不聊生,京杭大運河的開鑿更是加劇了這種危機。在起義軍凌厲的攻勢下,隋朝結束它的統治。經過征戰,李淵建立了唐朝。激烈的內鬥過後,李世民登上了唐王朝權力的頂點,帶領著唐朝步入了一個輝煌的時期。李靖統帥著鐵騎終結了長期威脅中原的隱患,劉仁軌在白村江率領水軍扼殺了指染華夏的野心。西域各國的國王將天可汗的稱號送給了唐朝的君主,表達了自己對唐王朝的畏敬之意。世界各國的人們爭先恐後來到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