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全支付了這個流亡朝廷的各種花銷,而且還送給慈禧、光緒不小的旅費,其中僅“大德通”一家商號就拿出30萬兩銀子。 1905年,當時任直隸總督的袁世凱想要自己開辦一家銀行,以他這樣的身份開設的銀行,自然想要比別人開得規模更大,信用更好。但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有一大批幹練、成熟的人來經營管理,袁世凱首先想到的就是山西商人。 那一年六月三十日,天津《大公報》的一篇新聞中說,“袁宮保以銀行為財政樞紐,而欲辦銀行必須培養人才。山西匯號一切辦法尚與銀行近似,擬招匯商學徒,在津設立銀行專門學堂……已派董觀察赴晉勸暮矣。” 票號的成功,甚至給西方人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九世紀,很多西方國家駐華領事,在商務報告中都提到了山西人開設的金融企業票號。駐漢口的英國領事說,漢口商人與外埠業務往來多由富裕的山西票號佔先,它的作用幾乎與英國銀行一樣。駐上海的英國領事,也用了類似的語言描述山西票號:“它們的信用很高,與內地各省的匯兌業務,以及中國人對通商口岸交易所簽發的票據,全部都經過山西票號。” 德國地理學家曾任柏林大學校長的李希霍汾男爵,在他的學術著作《中國》一書中曾這樣評價晉商:“山西人具有卓越的商才和大企業精神,有無比優越的計算智慧和金融才華。” 【採訪】朱蔭貴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 所長 我對這些東西非常有興趣,也對過去票商能達到的高水平,非常感到崇敬。因為它能夠延續五百多年,在當時的中國社會的各個省裡面,它的作用達到了一個很輝煌的時期。就是說沒有一個金融組織,曾經達到過票商這樣高的水平。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採訪】胡平 中國商業史學會 會長 票號這種商品運作,進入到資本運作,或者商品運作跟資本運作相結合,這個在近代經濟發展中,應該是必然的一步,那麼北方有票號,南方有錢莊,這預示著近代文明開始進入中國。那這個東西呢,是土生土長的,我們票號、錢莊還開到外國去呀,所以這是土生土長的東西。這樣子呢,這個也是一種經濟發展必然的規律,一種趨勢。那麼對整個經濟的發展的作用,現在我們人們的研究還不夠,很可惜,後來因為外國銀行進來,把我們的擠掉,加上我們晉商的經濟負擔、戰亂、稅賦特別嚴重了以後,造成破產。這是一種很不願意見到的一種結局。但是它歷史上的功勞,中國是首創的。&nbsp&nbsp

海 內 最 富(九)

【解說】 今天,當我們穿行在這些古老的縣城中時,您也許很難想象這些灰色的磚牆、厚實的木門後面,發生過的一些驚心動魄的財富故事,很難想象一些曾經名滿天下的票號總部就設在這些古老的院落之中。 一百多年以前,票號商人就坐在這些廳堂之上,輕鬆排程著上千萬兩的白銀,他們的舉手投足很有可能會造成千裡之外,那些名城大邑的市場波動。 他們到底是些什麼樣的人呢?在這些莊重的神情、沉穩的目光之後,還隱藏著一些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呢?&nbsp&nbsp

走 西 口(一)

【解說】 《走西口》是一首古老的山西民歌,據說它已經流傳了一兩百年。 這首歌不但山西人會唱,山西鄰近的內蒙、陝西,甚至更遠一點的寧夏、青海、甘肅也有許多人會唱。 中國有句老話叫“十里不同音”,說的是民歌有很強的地域性。之所以西北許多地方的人會唱《走西口》,原因大概是,當時有許多山西人曾到過這些地方,他們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這首歌,時間長了,當地人也學會了。 包頭,現在是內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超過兩百萬。在一百多年前,這裡還只是個叫包克圖的小村子。包頭人說,因為山西人到這裡做生意,才一點一點有了今天包頭城的雛型,現在包頭城裡還流傳著“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這樣的說法。復盛公就是山西一戶姓喬的商人在一百多年前開的商號的名稱。 山西,明、清兩朝的許多地方誌中,也提到了當時山西人到西北謀生的經歷。由於有這種經歷的人太多,在一些地方竟成了一種風俗。 《太谷縣志》中記載太谷縣的人“耕種之外,鹹善謀生,跋涉數千裡率以為常”。 《盂縣誌》中說“往往服賈於遠方,雖數千裡不辭”。 《壽陽縣誌》說鄉民“貿易於燕南塞北者亦居其半”。 【採訪】梁小民 北京工商大學 教授 山西人走西口的時間呢?大概是在明代的中期開始,那麼截止時間大概到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應該是在明末清初,這個時候數量是最大。 所謂走西口呢?應該前後持續了將近三百年左右,而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