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可言。英方在不通知中方的情況下放棄仰光,轉而利用第5軍作為其撤退的掩護。在第5軍組織東籲會戰時,英軍不顧中方的要求擅自撤離卑謬;當中國遠征軍準備彬文那會戰時,要求英軍固守亞蘭謬,英軍又不加理會,輕易放棄該地,屢屢造成中國遠征軍的被動。
第三,盟國方面指揮系統的混亂是招致緬甸作戰失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起初,中國因緬甸未劃入中國戰區,不得不尊重英方的指揮。中國遠征軍陸續入緬,實際上已成為緬甸作戰的主力。蔣介石在名義上是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但聯軍統帥部未賦予他在緬甸作戰的全盤指揮權,中英雙方也未能就此達成協議。蔣介石出於對英國的反感和對美國的信賴,任命史迪威以中國戰區參謀長身分全權指揮中國遠征軍入緬部隊,並於1942年4月5日向中國遠征軍將領宣佈史迪威有支配中國遠征軍的全權。但是,實際上史迪威的指揮權也是有名無實,史迪威手中沒有直屬的美國軍隊可供指揮,而且他既未與英緬軍總司令亞歷山大明確指揮關係,也未與中國遠證軍副司令長官(代司令長官)杜聿明確立相互間的地位。
直至改任羅卓英為遠征軍司令長官後,才明確規定了羅卓英受史迪威指揮。但是,史迪威很快發現他並沒有指揮中國遠征軍的實權。其主要原因是蔣介石並不情願將自己的軍隊交給一個外國人,況且他對史迪威並非完全信任,因此,史迪威下達的所有命令一律須透過林蔚轉給蔣介石批准執行。蔣則直接同林蔚和杜聿明聯絡,進行指揮,甚至支配團一級的調動。在幾個月的作戰中,中國遠征軍僅在緬甸就有林蔚的參謀團、史迪威和羅卓英的長官司令部以及杜聿明的前敵指揮部三個指揮中心。而中國遠征軍的一切作戰方針、計劃、部署和調動,都要等待遠在重慶、不瞭解實際情況和變化的蔣介石親自決定,下達指令。這就使遠征軍不能獨立自主地抓住戰機,進行有效的作戰。
第四,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中的失誤,也是原因之一。對緬甸的敵情、地形等了解不夠,有針對性地進行準備不足。特別是未能審時度勢,靈活機動地集中和使用自己的兵力,以求保持戰役的主動,避免戰役的被動。當東籲失陷後,日軍由兩翼向遠征軍後方突進,遠征軍長官司令部既未搞清西路友軍的行止和進退,又未顧及東路莫契、雷列姆陣地的鞏固。當感受到日軍包抄的威脅時,又未能當機立斷,加強東路,一舉擊破該路冒進之敵,並給以殲滅性的打擊,以鞏固後方扭轉不利形勢。相反,不顧情況的發展變化,仍在一廂情願地組織曼德勒會戰,終於失去挽救戰局的機會。
第五,英軍得不到緬甸人民的支援,也是導致中國遠征軍失敗的原因之一。英國的殖民主義政策,引起緬甸人民的普遍反感。一些群眾在日軍的策動和蠱惑下,協助日軍攻擊英軍。這不僅給英軍造成被動,也給中國遠征軍作戰造成很大的困難。
中國遠征軍此次入緬作戰,雖然未能取得更大的勝利,未能避免戰局的被動和失利,但廣大官兵英勇奮戰,流血犧牲,取得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其一,出國作戰,心須作好充分準備。首先,要制訂周密的作戰計劃。緬甸作戰不但沒有制定聯合作戰計劃,也沒有制定遠征軍的獨立作戰計劃,先戰後謀,其敗必然。其次,要注意作戰地區情報的蒐集掌握,敵情、友情、天候、地形、民情的瞭解熟悉,以及戰前的模擬作戰訓練,方能進退有序,應付自如。再次,要做好部隊的後勤補給和交通通訊工作,這是軍隊的生命線,異國作戰尤為重要。
其二,國際聯合作戰,既要有統一指揮,也應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參加聯合作戰的各國軍隊,面對共同敵人,統一指揮,方可發揮綜合戰力。縱觀緬甸作戰,中英聯軍既無統一指揮,又缺乏密切協同,導致迅速失敗,損失慘重。
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是在一種極為複雜的國際背景下進行的。中國遠征軍在作戰中常常受到英國人的制約。這就決定了中國遠征軍無法把握緬甸戰場的命運,只能盡其努力而已。當英方決定棄緬保印後,緬甸戰場的命運實際上已基本被決定了。於是,中國遠征軍的主要使命變成了掩護英軍撤出緬甸。在緬甸作戰中,固然中國遠征軍也存在著不少失誤,但從根本上講,丟失緬甸的是英國人,而不是中國遠征軍。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的英勇戰績,是無可否認的。
史迪威在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失敗後指出:“我們從緬甸逃出來,這是個奇恥大辱。我認為我們應該找出原因,然後打回去,收復緬甸!”'〔美〕巴巴拉·塔奇曼:《史迪威與美國在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