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反對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還得到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的關注和支援。越南、朝鮮、緬甸、馬來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和印度等國人民,在共產黨和民族主義政黨的推動下,不僅在道義上譴責日本,聲援中國,而且透過捐款、捐物和拒購、拒運日貨等手段,支援中國人民打擊日本侵略者。
二、英、美等國對中國抗戰的兩面政策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妄圖變中國為其獨佔殖民地,直接損害了英美等國在中國的特權和利益,特別是日軍進攻上海更加深了它們之間的利害衝突。
“八·一三”日軍進犯上海後,透過上海港向中國出口的物資,美國減少了86%,英國減少了60%。
英、美等國為了維護它們在華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地位,對日本妄圖獨佔中國的行徑進行了一些譴責和限制;對中國抗戰表示了某種同情和支援,並企圖利用中國抗戰削弱日本。這是英美兩面政策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英、美自身有許多矛盾無法解決,而與日本在反蘇反共和反民族解放上又是一致的。因此希望藉助日本之手,鎮壓中國人民革命力量,使日本成為反蘇反共的先鋒。於是,它們對日本侵略中國主要採取了綏靖政策。
英國為了維護其在東南亞地區的殖民利益不受日本侵犯,寧願在中國問題上對日妥協。在“七·七”事變之前,英國財政大臣張伯倫和外交大臣艾登就對中國代表團說過:“萬一中日交戰,英國立即遠避,中國不可空望援助。”《文史資料選輯》第1輯,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58頁。'
“七·七”事變後的10月,英國首相張伯倫又在內閣會議上強調,如果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日本就可能在德意慫恿下對英國在東南亞的的殖民地進行某種報復性的打擊。由於英國懼怕日本報復,所以主張同中日雙方維持友好關係,力圖將美國推向與日本對抗的第一線。1938年5月3日,英國政府同日本簽訂了將中國淪陷區海關移交給日本的《中國海關協定》,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和利益。
日本全面侵華,損害了美國的在華權益,但是美國為了保持對日貿易,避免日美矛盾激化,對日仍然實行綏靖政策。當中日雙方於7月12日分別向美國國務院通告盧溝橋事件後,美國國務卿赫爾表示,對中日雙方都保持“友好的、公正無私的態度。”'《1937年國際事務概覽》第1卷,牛津1938年版,第259頁。'
7月16日,赫爾發表宣告,提出“和平原則十六條”,無視侵略者與被侵略者的區別,卻要求中日雙方為“世界和平”而“自我剋制”。9月14日,美國總統羅斯福發表關於“中立法”的宣告,禁止美國政府的商船向中日兩國運送軍用物資。這項宣告從表面上看,似乎是很公平的,但在中國缺少船隻和海岸線已被日本封鎖的情況下,佔便宜的是日本。
隨著日本侵略戰爭的擴大,美國在華利益進一步受到損害。為了對日本施加壓力,羅斯福於10月5日在芝加哥發表了“隔離演說”,不指明地抨擊了日本的侵略政策。他指出:“世界上無法無天的流行症看來確實在蔓延中,在生理上的流行症開始蔓延時,社會就會認可並參與把病人隔離起來,以保障社會健康和防止疾病傳染”。'《羅斯福選集》,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154頁。'
10月6日,美國國務院發表正式宣告支援羅斯福的演說,指責“日本在中國的行為是不符合國際關係準則的。”羅斯福的演說和國務院的宣告,立即遭到國內孤立主義者的攻擊。於是羅斯福又出來解釋說:這個演說“不意味著放棄中立法”。隨後,他又進一步宣佈這個演說“沒有考慮對日製裁”。無怪乎有人對此評論說,這只不過“是一種試探性汽球”,嚇唬一下日本而已。
美國不僅在政治上綏靖日本,而且在經濟上給日本“輸血”。從“七·六”事變到太平洋戰爭前,美國一直是日本戰略物資的主要供應者,據日本工商省的統計,日本對外貿易輸入總額中美國所佔的比重是:1937年為33。6%,1938年為344%,僅1937年下半年,美國向日本輸出石油就達3500萬桶。
對此,美國31名議員聯名指出:“我們說日本有德意兩個盟國,事實上,我們才是日本最好的同盟國,任何人心裡都會毫無疑問地相信,我們正在積極參加日本在華進行的戰爭。”“日本派出士兵,而我們的性命在戰爭中卻無危險,我們只把商品和原料運到日本,讓他們用以作戰,而我們則從中獲得利潤。”'《人民日報》,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