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用好用活,二是在專案內部引入水系,製造具有觀賞價值的獨特藝術水景,讓人來了就不想走。並且在專案名稱上,就要給人以水的印記,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水。聊城是水城,那麼在全世界最有名的水城是什麼地方?是威尼斯,威尼斯有世界水都之美稱。威尼斯位於義大利東北部的亞得里亞海濱,四周被海洋環繞,僅有西北角的鐵路、公路橋與4公里外的陸地相連,縱橫交錯的177條水道將全市分割成118個島嶼,素有“水都”、“百島之城”的稱號,島與島之間有400多座造型各異的橋樑連線。
位於市中心的聖馬可廣場,長175米,寬78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廣場之一,這座古老的廣場由教堂、鐘樓、宮殿、商店、咖啡店等建築物組成,這裡終年遊人如織,還有成群的鴿子自由起落,在遊人中覓食。廣場上的鐘樓,高99米,挺拔秀麗,建於公元15世紀,由兩個機械人持槌自動敲鐘報點,是威尼斯一景。
周帆認為現在購物中心,大都存在環境單一的通病,最佳化購物環境是重中之重。該專案引入水景,就是最佳化購物環境的措施之一,要讓消費者逛街像逛公園一樣。基於以上考慮,周帆確定將專案定位為購物公園,同時將公園與威尼斯直接嵌入專案名稱,就這樣,專案名稱誕生了:威尼斯購物公園。將威尼斯購物公園的廣場仿造聖可馬廣場,將廣場上的鐘樓也移植過來,讓這些成為聊城市的一道人文景觀(注,因開發商不願意投放,廣場最後沒有付諸實施)。
開發商對此非常滿意。這也是購物公園主題第一次在中國出現,後來為許多人所抄襲與模仿。
威尼斯引入水景,主打水牌,將水作商城的主要景觀元素,就把專案提到了城市的高度。購物公園的提出,第一次敲響了最佳化購物環境的警鐘,並改寫了購物中心的開發模式。
【佛山應考慮打造成廣州的商業外灘】
2006年4月,佛山市舉行都市化機遇與挑戰論壇,邀請周大師做主講嘉賓,在論壇上,幾乎所有的嘉賓都在圍繞佛山如何應對都市化機遇與挑戰展開討論,而周大師卻提出了一個在當時顯然很不合時宜的觀點:佛山不應該提都市化概念,因為佛山無論是從經濟上還是城市規模與區域地位上,離都市的要求太遠,有點不切實際。說得直白點,佛山的經濟尚且跟不上東莞,何來都市?〖插圖13〗
周大師的觀點一丟擲,得到了與會者及大多數嘉賓的認同,並且很快論壇的話題方向便由“佛山如何應對都市化機遇與挑戰”轉為“佛山應該如何給自己定位”。
針對這一話題,周帆又提出,要給佛山定位,必須要從佛山的區域位置角度來展開,離開這一點去談佛山的定位,只會表錯了情。
廣東省正在打造大佛山概念,將原先的廣東兩大經濟活躍城市南海和順德,撤市建區,由此掀開了大佛山的面紗。然而,經過幾年的發展,大佛山幾乎是有名無實,成了一個存在於人們心中的美夢。 。。
一、敘事方式一:尋找戰略高度——戰略高度決定地位(3)
但是,另一個現象卻在悄然生動,佛山離廣州這個華南中心城市僅有40分鐘車程,南海的黃歧與廣州的中山八路對接,佛山與廣州是一衣帶水,唇齒相依。
佛山緊鄰大都市廣州,這就是佛山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廣州正在將佛山納入城市交通的範圍內,規劃興建廣州至佛山的地鐵。一旦地鐵通車,佛山與廣州這個都市就完全融為一體了,佛山也就投入到廣州的懷抱中來了。
必須承認一個事實,廣州是華南的中心城市,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內大都市,從人口上來看,廣州僅次於上海和北京,上海第一,北京第二,廣州第三;從經濟總量來說,上海第一,廣州第二,北京第三。北京有奧運會,上海有世博會,廣州有亞運會,這都是國際級的盛會。如果佛山提都市化發展,就等於與廣州形成猗角競爭之勢,再說,從佛山現狀來看,也無法與廣州相匹敵,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就必須放棄都市化這個看上去很美的理念,而找出自己的區域優勢。
對此,周帆給佛山市提了一條前瞻性的建議:佛山應考慮打造成廣州的商業外灘。怎麼理解呢?廣州是一個繁華的現代化城市,有著悠久而興旺的商業體系,但是作為大都市的廣州,有許多商業形態無法體現,比如大型的物流性批發市場,一些重工業的裝置市場等,都必須在外圍去實現,隨著地鐵的連通,佛山與廣州將緊緊相擁,就完全可以承載大都市廣州的許多補給功能。同時,廣州的商業以中高檔為主,一些提供中低檔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