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不是宣揚“肥肉治病”或“肥肉萬能”了?

非也。各人有各人的情況,各家有各家的嗜好,本人斷不敢強求一律。要那樣,肥肉不也得“走後門”買了?

吃肥肉,我的體會是,越吃越想吃,越吃越能吃。只要吃得下去,吃得有滋味,有舒坦享受感且身體不覺得有任何不適,何妨多吃點多享受幾回呢?

不吃肥肉的人,未必就是不能吸收,也未必就對身體有害。他們不吃,多半是一種“心理障礙”。譬如女同胞,一是害怕肥肉會使自己增加脂肪,有損形象;二是若在大庭廣眾面前吃,怕別人笑話。男人們若是胖子,往往也顧忌不少,一怕脂肪增殖,二怕疾病纏身,再者,

便是夫人們的既是心痛關照又是不滿的嘮叨:“都象豬八戒了,還吃?”

叫我說:想吃你最好趕緊吃,變著花樣吃;能吃你可放開量,瀟瀟灑灑地大吃,等酒足肉飽,你定會覺得肥肉那股獨特的香味、油脂味,充盈全身毛孔,美滋滋的,妙不可言!

出差歸來,肚子裡油水少了,你求女友妻母給你弄個肥肉精製的菜嚐嚐,喝上一盅酒,不美成神仙式的才怪哩。

哦,肥肉,肥肉菜餚好讒人喲!

��

家在紫陽�

城市裡的“上班族”,其所謂家,多是鋼筋水泥構築的“籠子”,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一排排水泥牆、一格格鐵籠子、一扇扇窗眼,都無法在心中排解“囚徒”哀怨。

人與城的糾葛,人與人的煩惱,莫不源出於這鋼筋水泥“籠子”。城裡的雨、夾裹在“籠子”與“籠子”間,灑脫飄逸得了麼?城裡的風,捲揚在門裡窗外,瀰漫在大街小巷,沾染著銅臭味,遇之令人卻步,聞之令人詛喪。

家居紫陽,一晃十來年了。紫陽泛指葛洲壩右岸(南岸)的一片農舍山崗,系宜昌市點軍鄉之屬地。葛洲壩電廠在西壩本有足夠的生活用地,不料爭不過先入為主者,當八十年代中期籌建大江電廠時,索性(當然是被迫)將其辦公樓生活區,統統落戶紫陽。

生活區窩在壩頭荒坡墳崗地。商店、學校、幼兒園、食堂、宿舍從無到有,最初的居者多有抱怨。從紫陽到西壩,一條大壩橫貫南北,6華里路哩,廠內無交通,市裡公汽亦不通達,職工們就醫難、上街難、買菜難的窘境,許久才得以改善。

十多年風雨滄桑,諸多有門有路的人,諸多耐不住寂寞的人,想方設法搬到西壩搬到市裡去了。紫陽生活區依舊住得滿滿的,老地方(現叫一區)塞不下,又闢了二區,二區塞不下,又在附近新建了“點式樓”,作為生活區,其配套功能,眼下可謂蠻不錯的了,為什麼仍有許多人謀思著走呢?

紫陽生活區的空氣是清新的,這兒沒有一家工廠。紫陽體育場、游泳池及健身房,在宜昌市是數一數二的。紫陽大道和沿江馬路,綠樹成蔭,是清晨鍛鍊和傍晚散步的好去處。紫陽的陽光雨露,照在身上,潤在心頭,感覺是大自然的恩賜。

紫陽的風,要麼是瘋狂著,要麼便柔柔地拍打著你的門,撫摸著你的窗,伴你入眠,陪你入夢。

週末的早晨,你迎著紫陽的陽光上街,滿宜昌市瘋轉一天,傍晚時投入紫陽的懷抱,定會身心松馳,神情怡然。

出差歸來,你從嘈雜的市區搭車,再從西壩搭乘廠內通勤車回家,一上壩頂公路,江風一拂,你便會心頭一震,宛若夢中醒來。車拐過壩頭檢查站,緩緩駛入生活區,你滿眼熟悉的人熟識的景,會作何感想呀?家呵,有家真好! 實話實說,紫陽是適宜居住的地方。

人們之所以嫌紫陽遠,怨紫陽偏,其實他是心冷,嚮往繁華,喜歡熱鬧。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現代生活逼迫人心裡浮躁而追求榮華,貪圖享樂。愛熱鬧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清心寡慾這四個字,不是年輕人讀的。像我,年輕時讀過,卻讀不懂。生活的磨礪多了,觀察和經歷的人或事多了,才慢慢醒悟。醒悟了,便覺得紫陽這地方不錯,只是眼下的房

子太舊也太窄,才不得不動了走的心思。倘若搞舊房改造,將現有的兩戶合成一戶。我想,

他處的房子再好,我也不會搬了。

紫陽這地方,留著我生命裡十幾年的足跡哩。即使有一天離開,我也會擇個好日子,或騎車或搭車,到我的紫陽河走一走,到我的紫陽村轉一轉。

。。

月非故鄉明�

對於故鄉,對於故鄉的親人,我這個遠方的遊子,在情感上果真隔膜了麼?

夢裡,尋不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