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卷新時代 第176章 保障

、機械師、無線電報員、雷達操作員和五個炮手。投彈手與投彈瞄準具和射擊瞄準具一起被安置在機鼻最前方,正副駕駛並排坐投彈手後面,周圍有防彈鋼板和防彈玻璃的保護,機械師、無線電報員和領航員緊挨著駕駛艙後。後段的增壓艙是四個炮手和雷達操作員的位置,都有裝甲隔板保護,尾炮手坐在尾部單獨的增壓艙中,只有在非增壓飛行時才能進出尾部小艙。……但最值得的還是他採用的西北精密電子儀器公司轟炸瞄準雷達,雷達透過掃描雲層下的地面產生一幅能被受訓操作員讀懂的“地圖”,雷達發射3厘米波,回波在機載陰極射線管上顯示,最好的反差是水和陸地的交界,此外城鎮的回波比郊外空地要強,因此可根據海岸、河彎形狀和城鎮分佈與精確地圖比較來判斷目標的位置從而使其可以在的厚雲層以及夜間對目標實施準確轟炸。”

不過在秦國鏞在那裡做著介紹著,已經走到飛機前的鄭培林等人在仔細打量著這架轟炸機時,並沒有在意他說的內容,畢竟這裡的絕大多數人,都知道H-32的效能引數,這些對他們而言並沒有任何新意。

而此時那些飛機和地勤人員則大都興致勃勃的圍觀著這架新型轟炸機,眼前這架龐大的超過他們的想象的轟炸機,在傾刻間征服了他們所有人。

“子壯,這些東西你們的說明書裡已經說過太多次了,這不是我所關心的,我關心的產量。告訴我,今年上半年,你們可以生產多少架轟炸機?”

“480架!根據目前我們生產能力,上半年至多隻能提供480架H-32轟炸機。”

秦國鏞報出了一個相對妥當的數字,在戰爭時期,任何一家公司的生產力,永遠也不可能滿足軍方的需求,至少在軍方意識到他們的需求被滿足之前。

“這遠遠不夠!到今年年底,不論你們用什麼辦法,我們都需要至少1600架,我們現在只有3600架H-17,嗯!從這個月開始,所有的H-17全部停產,中飛必須要集中力量生產這種轟炸機!。”

果然正如秦國鏞料想的一樣,鄭培林對上半年只能提供480架的產量,非常不滿,在這場戰爭之中,曾經被自己視為的法寶的戰略轟炸機部隊,根本沒有任何發揮的餘地,而另一方面,空軍又需要一種新型的戰略轟炸機。

在親自頒發了H-32進入空軍序列的證書之後,鄭培林和秦國鏞二人離開了空軍基地,兩人認識了幾十年,更多的時候,兩人的關係早不是供應商和採購方的關係,而是朋友,多年的老朋友。

“新轟炸機的進展如何?”

相比於這架載彈2000公斤時,作戰半徑只有4000公里的轟炸機,滿載作戰半徑甚至不及戰鬥機的“戰略轟炸機”並不能讓總理滿足,而且根據戰略空軍的任務,未來實施洲際轟炸才是戰略空軍最重要的任務,而H-32顯然無法滿足這一需求。

“發動機!我們還在等合適的發動機!”

秦國鏞的語氣稍帶著些許無奈,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空軍29轟炸機設計規範中提到的資料實際上已經超出了中國的航空製造水平,設計製造80噸級H-32尚面臨著重重困難,更何況是兩倍於其的29規範中提到的“洲際轟炸機”,設計和製造問題都可以在H-32的製造設計中得到解決,但是發動機的問題卻是一個大問題,這不是經驗可以解決的,這種新型的飛機需要的是新型的發動機,完全不同於過去的任何一種發動機,而新發動機仍然在設計之中。

而且中飛正在設計的這種飛機,將是一種全新的跨時代的轟炸機,採用的新技術之多不亞於20年前研製H-17,正是因為其面臨著的技術困難,才使至今,中飛不過只是剛剛完成他的紙面設計工作,甚至於連全尺寸模型不過只是剛剛開始而已,這種龜速早就令空軍有所不滿。

“你們必須要加快研製的速度!發動機我會督促通用動力,要知道我們很快就要進行一場真正的大戰了!”

說出這句話時,鄭培林的語氣變得凝重起來,……真正的大戰!兩天前,當中太平洋海戰勝局傳出之後,總理通知自己要求自己把一個轟炸機部隊南調,現在那支部隊已經轉場到了南太戰區,看來國務院是真的準備,但是最終或許所有的問題都將歸於洲際轟炸機服役的時間。

“要不,就接受於氏的方案?”

鄭培林琢磨著半年前,當於氏飛機制造公司被告知其設計的遠端轟炸機落選後,其提出的符合29規範的飛機設計方案,他的那個技術更保守,但卻非常可行,充分運用了業已成熟的傳統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