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隊為單位集中吃住所造成的知識青年成堆,不便於貧下中農管理的問題,又解決了知識青年在吃、住等方面的困難《人民日報》,1969年11月16日;參見同報1968年12月6日。。
“###”前已被實踐證明是失敗的分散插隊(即單獨一人到生產隊落戶)經驗,因新聞媒介的鼓吹而重放異彩。1968年單槍匹馬到山西省杜家山落戶的北京女知青蔡立堅,成為“###”中第一顆冉冉上升的知青新星,就是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例子。正是透過對她的公開表彰,為廣大知青提供了一種分散插隊的成功方式。
在“再教育”理論的籠罩下,更為激進的安置方式則是單獨一人到貧下中農家中“插戶”。當時,不少下鄉知青抱著虛心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滿腔熱情,主動要求到貧下中農家“插戶”。新聞媒介的宣揚,助長了此風的蔓延。到內蒙古牧區插隊的北京知青,下鄉伊始,為了克服與蒙古族牧民在語言、習慣上障礙,密切與貧下中牧的感情,積極要求到貧下中牧家“插包”(蒙古包)。內蒙古自治區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先進集體和積極分子代表會議代表、北京知青吳小明在《人民日報》上撰文說:
今年春天開始接羊羔的時候,我們十個人要分別住到十家貧苦牧民的蒙古包裡去。分開時,大家都有些戀戀不捨,但是,跟貧苦牧民共同生活了一兩個月以後,大家就再也不願意回來了。《人民日報》,1969年8月22日。
一個蒙古包,不過七八平方米的面積,卻是一戶牧民生活起居的全部天地。一名女知青再加入進來,語言不通、習俗隔膜,對牧民和知青雙方來說,都會有種種不便,且容易釀成矛盾在內蒙古牧區,男女同室是歷史上遊牧生活留傳下來的習俗。有的牧民毫無惡意地將插戶的女知青與自己的兒子安排在一室,結果招致男知青對牧民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