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在管理中細節就是藝術。不少人可能有體會:談及 企業管理方面的事,印象最深的往往不是那些深奧的管理學理論、管理的一般法則,而是 由一個個管理細節突顯出來的鮮活的事例。 易趣 CEO 譚海音曾說:管理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她說,在學校裡學的不是生搬硬 套的管理模式,而是一種思考方法。可以說,成功的企業家可以不是管理方面的理論家, 卻必須是管理方面的藝術家。他們深諳“細節管理”的奧秘,處理問題於細微處見功夫, 長於在管理學一般理論與本企業實際的結合上做出一篇篇堪稱藝術品的文章來。 眾所周知,通用電氣公司前總裁韋爾奇是企業管理界的大師,被譽為“世界經理人的經 理人”。那年,在得知他正著手寫一本商業管理著作時,書名尚未確定,即被時代華納下 屬的“時代華納貿易出版公司”以 710 萬美元的天價買下了該書在北美的發行權。幾乎可 以斷定,多數讀了這本部書以及瞭解這位傳奇式英雄的人,認為他在管理學基礎理論上並 無震聾發聵的東西。人們津津樂道的是他作為 GE 公司總裁在長達 20 年的管理實踐中所體 現的一些管理細節,包括:手寫“便條”並親自封好後給基層經理人甚至普通員工;能叫 出 1000 多位通用電氣管理人員的名字;親自接見所有申請擔任通用電氣 500 個高階職位的 人員等。在世界最令人欽佩的大公司中,很少有哪家公司的老闆能做到這樣。正是這些一 個又一個的細節,造就了這位管理大師的管理藝術。 51
……… Page 53………
第4章 用心才能看得見 ID2002 再比如,經理人員晉升應當透過考試這道程式,這是企業管理的常規,但每一家企業出 什麼樣的考題,就是細節問題了。人們可能難以想到,通用電氣公司出的考試題,既非來 自經濟學典籍,也不是來自經營理論專著,而是把文學家莎士比亞搬出來,要那些競爭高 級職位的經理人就莎士比亞的一部作品寫篇“讀後感”! 品出其中真味的人會發現,這個考題大有深意。該題考察的是管理人員的心理素質,包 括體察社會心理的能力。在出題者看來,作為企業的高階管理人員,如果連一部世人皆知 的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心理都不得而知,又怎樣去理解和麵對公司內部成千上萬的僱員的心 理呢?如果理解不了僱員的心理,又何談“以人為本”的管理呢?我們知道,當代管理學 特別強調的便是“以人為本”,韋爾奇本人正是一位實踐“以人為本”理念的管理大師。 他的名言是:“我們所能做的是把賭注押在我們所選擇的人身上。因此,我的全部工作就 是選擇適當的人。” 在這裡,莎士比亞的文學藝術與企業管理找到某種契合點。 其實,細節與藝術的關係早已不是什麼新話題。還在 1941年,著名文藝批評家蘭色姆就 提出,使文學成為文學的東西不在於文學作品的框架結構、中心邏輯,而在於作品的細節 描寫,只有細節才屬於藝術,也只有細節的表現力最強。相比之下,作為作品中心邏輯的 框架結構反倒是非藝術的。 聯絡到企業管理,細節的寶貴价值更在於,它是創造性的,獨一無二的,無法重複的。 按蘭色姆的說法,細節描寫不要說重複,連“轉述”都不行,能夠轉述的只能是邏輯的東 西,理論的東西。 美國學者戴維·科利斯在《建立公司優勢》一文中稱,任何一種戰略,即使其成就再輝 煌,也不可能對所有的公司產生實效。那是因為每個公司都有不同的起點,都在不同的背 景下運作,都有基本不同的資源型別。因此,並不存在一種能適用於所有跨行業公司的最 佳的解決方法。所謂“在商場上,每一筆生意都是獨一無二的”,成功的關鍵在於企業家 針對具體環境處置問題的原創性和想像力,而原創性、想像力無疑是這個時代最稀缺、最 寶貴的東西,它體現著一個人的經歷、知識和整體人格。在這層意義上可以說,就像藝術 品一樣,企業家是不可能成批生產的。例如,豐田公司 30%的汽車是在世界上 25 個國家和 地區製造的,但是那些地方的經營無一比得上在日本本土的經營。麻省理工學院的庫蘇馬 諾說:“甚至豐田自己也不能在豐田汽車城外創造同樣的效率。他們的系統龐大而獨特, 別人難以照搬。豐田設在美國的工廠是北美最好的,但它們裝配一輛汽車的時間仍然比國 內的工廠要多30%到50%。” 的確,企業管理最忌諱的是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