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下來還有工作要做; 如果對方接下來再在高階數學期刊上發表論文; 他肯定能看到,到時候再去詳細打聽下這位作者的訊息也行,如果接下來沉寂無聲,那他也沒有必要關注了。
做了決定後,他就開始寫自己的審稿結果,“給予透過; 無修改意見。”
這篇論文的水平確實配得上期刊水平。
……
與此同時,西北大學的洛夫教授也剛好看完了這一篇論文,他的身邊也堆了幾張演算的草稿,確定了這篇論文沒有錯誤,他同樣回了一封郵件,“予以透過,無修改意見。”
在一星期後,另一封來自於芝加哥大學的郵件同樣到了編輯部郵箱,上面同樣寫著,“予以透過,無修改意見。”
一篇論文同時得到回覆後,常駐編輯就會得到提醒,聽到郵箱叮咚一聲,他匆匆的搞定了手頭上的事,開啟了郵箱,“讓我看看,是哪一篇論文得到回覆了……”
他每天至少要篩選幾百篇論文,論理是記不住不知道多久前發出去的一篇論文的,可是畢竟洛葉這篇論文讓他們編輯部驚訝了一段時間,他對這篇還有點印象,他點開後,心道原來是這一篇啊。
這透過是一個還是兩個呢?三個審稿人,兩個給予透過,這篇論文就處於待定狀態,看第三位審稿人是全盤否定還是部分否定,後者好說,前者他們就需要分別和這三位審稿人溝通一下,實在無法統一,那就要去向主編彙報,讓對方拿主意。
而三個透過就可以直接送到主編面前了,成為“備選”,到了這一步,這篇論文刊登機率就超過百分是六十了,接下來就看運氣了,只要到了這一步的論文篇數不太多,就可能在這一期,或者下一期刊登。
而點開之前,這位編輯完全沒有想到,居然會看到三個“予以透過”,根據他的猜測,有兩個予以透過已經很不錯了,居然是三個!而且後面還都是“無修改意見”,這意味著這三位審稿人都沒有找到這篇論文的一丁點錯誤。
一般這樣齊刷刷的“無修改意見”只會出現在權威教授的論文後面,萬萬沒想到,現在就猝不及防的出現在了他面前,這位編輯呆滯了一下。
眼睛不由的看向署名的位置,心裡很難平靜下來 ,直到同事好奇的推了下他,詢問他這樣是發生了什麼事嗎,他才從呆滯中回過神來,眼神複雜,“沒……”
心裡不由的和鮑里斯教授的心理活動重合一部分,數學界真的藏龍臥虎啊……
看來,民間除了那些不靠譜的民科,還是有真材實料的數學家的,以後看到這樣毫無名氣的不能掉以輕心啊。
整理下自己的複雜情緒,把這篇論文和三位審稿教授的意見全都發給了主編,接下來就是等著主編意見就夠了。
……
主編往往也是兼任,身上同時會有多個頭銜,平常異常忙碌,每每也就月底可以分給期刊幾天時間,檢視發到他郵箱的論文。
《一類二階線性微分方程的可增長性》。
《平均振盪和相關於具有非光滑核的奇異積分運算元的 Toepl itz 型運算元的有界性》
……
一直到《單位球上星形對映在極值點處的偏差定理》。
到現在為止,同時被三位審稿人予以透過,表示可以刊登的論文數量超過了二十篇。
這對一個高階數學期刊來說,數量太多了,物以稀為貴,走到哪都是一個道理,一本高階數學期刊想要維持格調,就要嚴格控制每次刊登論文的數量,國際四大期刊就做的很不錯,每年予以刊登的數量也就那麼幾十篇,每個學者都以刊登上為榮。
他們期刊比不上四大的格調和威望,但是好歹也屬於權威雜誌,季刊一次也不能刊登這麼多篇。
主編之所以能當上主編,就因為他涉獵數學範圍比較廣,可以看得懂大部分的數學論文,不說完全看懂,至少可以大致的知道這篇論文的質量水平,如果再拿捏不準的,只能向業內的好友求教了。
他一看這些論文就看了幾天,最後才翻到了洛葉的論文,嘴裡嘀咕著,“這次過稿的論文水平都不錯啊這……”
實在有些難以抉擇啊,而且投稿的人,他不是見過就是聽說過,不是成名已久,就是數學新秀,數學圈就是小……等看到了洛葉的,也下意識的看了看署名,“這不會又是哪一個老朋友吧?或者是哪一個老朋友的學生。”
等看到了洛葉的名字,不由的驚訝的挑了挑眉,居然不是,猜錯了。
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