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己已同那些人家離得遠了,他才抬起眼睛,四面張望。他已到了田野中,在他前面,有一 片矮丘,丘上覆著齊地割了的麥茬,那矮丘在收穫之後就象推光了的頭一樣。

天邊已全黑了,那不僅是夜間的黑暗,彷彿還有極低的雲層,壓在那一片矮丘上面,繼而又漸漸浮起,滿布天空。但是,由於月亮正待升起,穹蒼中也還留著一點暮色的餘輝,浮雲朵朵,在天空構成了一種乳白的圓頂,一線微光從那頂上反射下來。

因此地面反而比天空顯得更亮一些,那是一種特別陰森的景色,那片矮丘的輪廓,荒涼枯瘠,被黑暗的天邊襯托得模糊難辨,色澤有如死灰。所有這一切都是醜惡、卑陋、黯淡、無意義的。在那片田野中和矮丘上,空空蕩蕩,只看見一棵不成形的樹,在和這個流浪人相距幾步遠的地方,蜷曲著它的枝幹,搖曳不定。

顯然,這個人在智慧方面和精神方面都談不上有那些細膩的習慣,因而對事物的神秘現象也就無動於衷;但是當時,在那樣的天空中,那樣的矮丘上,那樣的原野裡,那樣的樹梢頭,卻有一種驚心動魄的淒涼之意,因此他在凝神佇立一陣之後,就猛然折回頭走了。有些人的本能常使他們感到自然界是含有惡意的。他順著原路回去。迪涅的城門都已關上了。迪涅城在宗教戰爭①中受過圍攻,直到一八一五年,它周圍還有著那種加建了方形碉樓的舊城牆,日後才被拆毀。他便經過那樣一個缺口回到了城裡。

當時應該已是晚上八點鐘了,因為他不認識街道,他只得信步走去。

他這樣走到了省長公署,過後又到了教士培養所。在經過天主堂廣場時,他狠狠地對著天主堂揚起了拳頭。在那廣場角上有個印刷局。從前拿破崙在厄爾巴島上親自口授,繼又帶回大陸的詔書及《羽林軍告軍人書》便是在這個印刷局裡第一次排印的。

他已經疲憊不堪,也不再希望什麼,便走到那印刷局門前的石凳上躺下來。恰巧有個老婦人從天主堂裡出來,她看見這個人躺在黑暗裡,便說:“您在這兒幹什麼,朋友?”他氣沖沖地、粗暴地回答說:“您看見的,老太婆,我在睡覺。”那老太婆,確也當得起這個稱呼,她是 R侯爵夫人。“睡在這石凳上嗎?”她又問。

“我已經睡了十九年的木板褥子,”那人說,“今天要來睡睡石板褥子了。”

“您當過兵嗎?”

①指十六世紀葉葉法國新舊兩派宗教進行的戰爭。

“是呀,老太婆。當過兵。”

“您為什麼不到客棧裡去?”

“因為我沒有錢。”

“唉!”R夫人說,“我荷包裡也只有四個銅板。”“給我就是。”那人拿了那四個蘇。R夫人繼續說:“這一點錢,不夠您住客棧。不過您去試過沒有?您總不能就這樣過夜呀。您一定又餓又冷。也許會有人做好事,讓您住一宵。”“所有的門我都敲過了。”

“怎樣呢?”

“沒有一個地方不把我攆走。”

“老太婆”推著那人的胳膊,把廣場對面主教院旁邊的一所矮房子指給他看。

“所有的門,”她又說,“您都敲過了?”

“敲過了。”

“敲過那扇沒有呢?”

“沒有。”

“去敲那扇去。”

二 智慧與謹慎

那天晚上,迪涅的主教先生從城裡散步回來,便關上房門,在自己屋子裡一直呆到很晚的時候。當時他正在對“義務”問題進行一項巨大的著述工作,可惜沒有完成。他開始要把從前那些神甫和博士們就這一 重大問題發表過的言論細心整理出來。他的著述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大眾的義務,第二部分是各個階層中個人的義務。大眾的義務是重要義務。共分四種。根據聖馬太的指示,分別分作對天主的義務(《馬太福音》第六章),對自己的義務(《馬太福音》第五章第二十九、三十 節),對他人的義務(《馬太福音》第七章第十二節),對眾生的義務(《馬太福音》第六章第二十、二十五節),關於其他各種義務,主教又在別的地方蒐集了一些關於其他各種義務的指示和規定,人主和臣民的義務,在《羅馬人書》裡;官吏、妻子、母親、青年男子的義務,是聖保羅明確規定了的;丈夫、父親、孩童、僕婢的義務,在《以弗所書》裡;信徒的義務,在《希伯來書》裡;閨女的義務,在《哥林多書》裡。他正苦心孤詣地著手把所有這些條規編成一個協調的整體,以供世人閱讀。

八點鐘他還在工作,當馬格洛大娘按平時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