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德·巴羅斯、卡門·桑托斯,尤其是溫貝託·莫羅這些人都沒有放棄鑽研電影藝術的道路。德·巴羅斯拍了《庭院》一片(1946年攝製)。影片根據阿盧伊索·阿澤維多的小說改編,描寫一所平民住房的變遷。卡門·桑托斯經過十年的努力,在1948年完成了《不能信任的米內拉》,這部歷史片描寫巴西革命者梯拉登戴斯的一生。她還請溫貝託·莫羅拍了他最好的影片之一《阿爾吉拉》。莫羅有一時期定居在他的故鄉——米納斯吉拉斯州的沃爾塔格朗德,在那裡,他創作、導演並主演了《索達德之歌》(1952年攝製),該片由他全家演出,描寫日常生活的景象,其中有些鏡頭頗為傑出。

莫羅還長期在國立教育電影研究所工作,培養了一批紀錄片製作者。在熱圖利奧·瓦加斯①頒佈的一項法令的推動下,短片產量大量增加,不過質量都很一般(主要是一些宣傳片,表現政治演說和官方典禮的影片)。然而一個紀錄學派卻由此形成。著名攝影師魯依·桑托斯拍了一部關於里約熱內盧的紀錄片,片中把新住宅區同貧民窟的破屋陋室作了尖銳的對比。熱尼爾·瓦斯康塞洛斯的長片《內地》和彼德羅·利馬的紀錄片《東北地區》都反映出巴西東北部貧瘠酷旱的土地。要求嚴格的利馬·巴雷託在《彩畫》一片中紀錄了畫家波蒂納裡所繪的壁畫,在《神廟》中則歌頌偉大的阿萊亞丁荷②在殖民地時代製作的巴羅克式的雕像。①熱圖利奧·瓦加斯(1883—1954):戰後曾任巴西總統,1954年在軍官政變中自殺。——譯者。

②阿萊亞丁荷(1738—1814):巴西著名建築師、雕刻家。——譯者。

有些人想把著名小說家豪爾赫·亞馬多的作品搬上銀幕,但是貝爾努迪改編的《狂暴的大地》卻很一般。亞馬多這位作家自己寫的電影劇本《晨星》由荷納爾德導演拍成影片,但被瓦加斯總統的檢查機關禁止上映。

同樣應該提到的影片還有:阿爾貝託·皮埃拉里斯導演的喜劇片《莊園的買主》和何塞·卡洛斯·布勒攝製的《我們都是兄弟》,後一影片雖然蒼白無力,卻揭示了白人與黑人之間的關係(巴西人口中有一部分黑人是非洲黑奴的後代);該片由傑出的黑人演員格蘭德·奧德羅和魯特·德·蘇薩主演。

但在1950年左右,以上這些努力還是分散的,正在此時,阿爾貝託·卡瓦爾康蒂回到了巴西,他是應巴西銀行與聖保羅州立銀行創辦的貝拉克魯茲公司的邀請回來的。聖保羅這個大城市當時正在擴張之中,它想在電影領域內和其他領域內都超過它的對手——首都里約熱內盧。貝拉克魯茲公司決定每年在聖保羅生產十部超級影片,由強大的美國哥倫比亞公司來發行。

“創立一個為巴西人服務的巴西電影”,卡瓦爾康蒂在他的祖國導演、監製的影片中,或在他啟發影響下攝製的影片中,都實踐了這一綱領。《強盜》一片最為有名,這部影片的成功,應歸於利馬·巴雷託有力的導演,也應歸功於英國人基克·福爾(出身於紀錄學派)出色的攝影技術、畫家卡里布的服裝設計和加布裡埃爾·米格奧利創作的樂曲,而影片的劇本卻沒有樂曲那樣典型的巴西特色,它是在一些“俠盜們”的事蹟的啟發下寫成的,很受西部片的影響。《強盜》一片使巴西電影到處博得聲譽。然而它並不是1950年左右唯一一部有價值的影片。

卡瓦爾康蒂為貝拉克魯茲公司製作的第一部影片是《卡伊薩拉》,敘述一個村莊的真實歷史,由阿多爾弗·塞利導演。他製作的第二部影片是《土地永遠是土地》,對咖啡種植園的生活作了大膽的藝術的描述,該片由湯姆·潘恩導演。阿爾貝託·卡瓦爾康蒂後來同貝拉克魯茲公司發生了爭執,離開了這家公司,為另一家公司導演了一部典型的巴西喜劇片《獨眼龍西蒙》,由傑出的演員梅斯金希託主演。巴西還啟發他導演了一部《海洋之歌》,這是他的最好的影片之一,影片以悲慼、真摯感人的筆調(它使人聯想到亞馬多寫的小說)描繪了累西腓市周圍貧民窟的生活。湯姆·潘恩則與奧斯瓦爾多·桑巴約合作,為貝拉克魯茲公司導演了一部不勻稱但很引人興趣的影片《老爺的女兒》,描寫1888年黑奴的鬥爭,這次鬥爭最後導致黑奴制的廢除。

貝拉克魯茲公司同美國哥倫比亞公司簽署的發行合同對它不僅沒有帶來好處,反而使它走上絕路。貝拉克魯茲公司的任何一部片(除去《強盜》一片之外)都不能為國外的廣大觀眾所看到。這家雄心勃勃的聖保羅的影片公司最後不得不停止一切製片工作。好萊塢繼續壟斷著巴西上映節目的80%,使巴西成為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