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的事情……”
和淡定的趙士楨相比,沈榜就有點兒驚喜交集的感覺。
能治理一府,這當然是好事,文官們的升遷路線各有千秋,留翰林院為儲相是最佳,要麼就是在六部中輾轉升遷也可,為言官給事中,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為政一方,從知縣到府,再到布使參議,由布政使再入中樞,毫無疑問是一條相對困難的多的道路,沈榜的資歷升官原本是易事,幾年前遭遇挫折,到現在能重掌一府,也算是戲劇性的變化了。
只是天津又是一個距離京畿很近的地方,而且國初時承元制,海漕發達,天津是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十分富裕繁華,軍事地位也很重要,成祖在此設衛,還將錦衣衛總部設立於此,當年的天津衛絕不是今天能比的,時至今日,天津雖然是一個較為繁榮的府城,也有海港和一些海船,但規模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要到幾十年後,皮島與旅順和登州水城先後發展,北方貿易區開始成型,天津港才逐漸恢復繁榮,不過要想真正發展壯大,那還是清末到民國的事情了。
沈榜的驚喜是自己從知縣一躍而治大府,不滿足的地方是天津發展的前景不大,而且過於靠近京畿,同時還要受順天巡撫的節制,他害怕沒有辦法施展拳腳。
“二山兄,你大展宏圖的機會到了。”
惟功知道沈榜的心事,勉勵道:“你的治理之道用在京縣太浪費了,我與你長談過的精細化管理用在天津一府,正合其宜。”
沈榜是一個能力很強的官員,甚至在某些方面,惟功覺得他比大而化之,只管總綱,對地方情形較為隔膜的張居正還強得多。
在沈榜任宛平縣知縣的第一年,宛平縣一年的支出是六千兩,庫存只有五十兩,在他的治理之下離任時,經過開源節流諸多措施,縣庫積存銀一千餘兩。
這個數字可能在後人覺得沒有什麼,但將一個赤字的官府轉為盈收,並且記錄下詳細帳目,對每個經手人和市場價值瞭如指掌,惟功覺得沈榜的能力絕對超過百分之九十九的大明官僚。
能把這樣的人才羅致到自己麾下……惟功很少認為自己有運氣,一切成就都是他自己努力而來,不過能得到趙士楨這個妖人還有沈榜這個能力超群的進士官員,還有宋堯愈這個宰相的智囊,有這三位在身邊,這不能不說是運氣好到爆棚。
“來,”惟功在簽押房中罕見的斟了酒,舉杯道:“今日之後,不久就將小別,水酒一杯,大家各自珍重。”
趙士楨淡然舉杯,沈榜眼中激動之色十分明顯,但兩人都是舉起杯來,三個磁杯輕輕碰在一起,三人相視而笑,共飲而盡。
第245章 引誘
“又沒有結果?”
翌日清晨,是惟功入宮的日子,在左順門的平臺上,數十個太監和過百大漢將軍的簇擁下,萬曆皇帝臉上的笑容也是可堪玩味。
“是,已經是第三次了。”
“張惟賢上了一個條陳,說的也不錯呢。”
“哦?”
惟功淡淡一笑,道:“臣與張惟賢並未溝通,當是他自己思謀之後上奏,果有可取之處,皇上可以酌情采用。”
事隔數年,張惟賢已經成親,父子幾人在英國公府裡將綠天小隱四周加築了圍牆,又在府中的東南角加開角門,張惟賢和張惟德先後娶妻,除了張元功象徵性的去飲過喜酒外,張元德父子幾人連帖子都沒有給張元芳和惟功下過,一府之中,形同陌路,為了英國公的世爵,兩邊已經是徹底翻臉成仇。
對這種局面,萬曆倒是很滿意。
惟功是他真正親政之後的武臣班底,他不反對惟功向張居正稟報事情,尋求支援,但更希望惟功能成為一個孤臣。
皇帝支援惟功整頓京營,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要使惟功不能在勳貴中結派,拉攏黨羽。
惟功亦明此點,這幾年來,雖然順行字越來越壯大,舍人營越來越強,他卻並沒有將自己的勢力延伸到舍人營之外。
定國公徐文壁的建議,看似好意,其實是包藏禍心。
張惟賢這幾年來,有點韜光養晦的感覺,事事用心去做,所以雖然失去了英國公的爵位,官職也是加到了後軍都督府的都督,只是未加掌府事,是一個閒散都督,本差仍然在錦衣衛裡行。
對他,惟功感覺複雜,更多的感覺是張惟賢已經是一隻死老虎了。
“朕會下旨,強力推動此事。”
萬曆懶懶的,但也是不容置疑的說著。
“臣謝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