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直覺:

紅軍總司令朱德和他的夫人康克清,儘管年齡差別相當大——一九二九年,當時四十三歲的朱將軍在江西娶了第四位夫人(應為第五位——引者),她只有十七歲——,但兩人真誠相愛,作為戰友、同志,結合在一起,被視為模範夫妻。他們兩人婚後,從來沒有鬧過離異。

在老紅軍女戰士中,象康克清那樣健康、生氣勃勃的,找不出第二個。她有著剛毅不拔的農民性格,即使長征那麼艱難,也坦然自若。聽說,在長征途中她不但自己扛槍和行李,有好幾次還揹著傷員行軍。朱德曾以讚揚的口吻對我說:

“康同志象中國的‘苦力’一樣強壯哩!”

康克清穿紅軍制服,剪短了的黑髮上,戴著紅星軍帽。這位身體健壯的女中丈夫,看上去毫無丈夫氣概,倒是更象一位母性型的農婦。因為她淳樸誠實,所有接近過她的人,都喜歡她,信賴她。這一點,她和她的丈夫非常相似。戰士們都親切地稱朱德為父親。《中國——我的第二故鄉》康克清是一個女強人型的婦女,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時,她決心致力於軍事科學的研究,她想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無論在哪一方面,中國婦女都具有和男人同樣的能力,也想證明,農民出身者的才能,並不比其他出身的人差,甚至要勝過他們。朱德在這方面也很支援她。朱德在四十三歲這一年找到的這位終身伴侶,的確是一位可以陪伴他並且在一生中和他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婦女,朱德在她的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母親那身體結實而又勇於吃苦耐勞的勞動婦女的身影

1937年,朱德接受外國記者採訪時說:“至於我的私生活,我在參加共產主義革命以前結過兩次婚。我的第一位妻子早已去世了,第二位還活著”。使我們感到蹊蹺的是,朱德閉口不談十九歲時娶的那位劉姓姑娘,或許這是一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式的包辦婚姻,朱德對此並沒有任何快樂和隨願可言,相反倒是有一些難言的隱痛,所以才不願意重新提起。縱觀朱德的婚姻生活,他所看中的大多是農民出身的婦女,而且是革命軍中“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女中豪傑,這充分顯示了朱德作為偉大的革命家和軍事家,已經將個人的命運與民族命運結合在一起,他的戎馬姻緣本身就表明了他的情感偏愛和價值取向。一個革命者用手中的槍來揮寫著自己的奇蹟,也在透過選擇自己的愛人和伴侶來創造著個人的歷史,朱德正是這樣一個偉大的革命者。

4 身無片傷之謎

在戰爭年代,朱德被人們奉若神明,他的名字總是和飛毛腿、千里眼、刀槍不入等概念相聯。朱德一生身經百戰,然而他不僅大難不死,而且身無片傷,這是子彈有眼?還是蒼天保佑?

4.1 朱德神話的誕生

1916年,朱德在納溪戰役中,率領部隊浴血奮戰四十多個日日夜夜,他採取出奇制勝、以少勝多、猛攻急追、速戰速決的戰術,打得北洋軍潰不成軍,顯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赫赫有名的滇軍就是在這次戰役中開始出名的,朱德的名字從此威震敵膽,人們都說:滇軍的“四大金剛,朱德第一。”當時瀘州、敘府一帶流傳著一首民謠:“黃拒蓋,廖毛瑟。金朱支隊惹不得。”“黃拒蓋”指的是護國軍黃永忠支隊,他們用的是老式拒蓋槍。“廖毛瑟”,指是的護國軍廖月江支隊,用的是毛瑟槍。“金朱支隊”指是的金漢鼎支隊和朱德支隊,戰鬥力最強,能征慣戰,是惹不得的。這首歌謠直到今天仍在人民群眾中傳誦。

同年,朱德帶領部隊轉移到永寧河的山地裡。一次他率領部隊與敵人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搏鬥,朱德一團人被打得只剩下六個連。他們躲進了一個山窩,四面都被敵人包圍著。士兵們跑得疲憊不堪,在山坎上發現了一間茅草房,趕緊到裡面打算休息一會兒。朱德坐在一個牆角處。突然,一顆炮彈打進房子裡來,一聲巨響之後,房子在火光中坍塌了。

房子裡計程車兵無一生還,只有朱德倖免於難。朱德顧不上彈去身上的灰土,向外一看,發現有十幾個營的敵軍向這個地方圍攻上來。再看一眼地形,置身盆地,內有山谷、密林、田地,地形錯綜複雜。朱德當機立斷把部隊帶進了一個山溝裡隱蔽起來,等待黑夜突圍。他們沒有消極等待天黑,而是派人喬裝改扮,戴上斗笠,裝成農民去假裝捉魚,悄悄地把稻田裡的水放幹,準備夜間好走路。天黑後,朱德帶領士兵出了山溝,踏著曬乾的田地突圍了出去。

1930年1月,紅軍為了儲存實力,從永新城撤出,上了七溪嶺,敵人以為紅軍勢單力薄,向七溪嶺發起猛攻。朱德身先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