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部分

個政府。中國正在四分五裂,一支軍隊控制北京及北方地區,而另一支則在廣東建立政府,宣佈獨立。巴黎和會召開時,上海也在舉行和會,試圖和解兩個政府。代表團由雙方擇定,其成員互不信任,也不信任北京的名義政府。

年近半百的代表團領導陸徵祥展現了中國的變化。他來自受西方投資和貿易刺激而發展起來的重要港口城市上海。他的父親是基督徒,為傳教士工作,把他送到西式學校接受教育。在那裡,他學習了外語,而不是世代中國學子學習的中國傳統經典。這些人受統治中國幾個世紀的老一輩學者(西方稱之為官僚)詛咒。這些學者的思想迂腐頑固,令多數西方人難以理解。他們的自制和禮貌無可挑剔。雖然統治中國上千年,但他們的技巧根本敵不過西方侵略者的洋槍和輪船。

陸徵祥成長在新舊文化交替、舊文化逐漸退出的時代。幾個世紀以來,中國一直按自己的方式治理國家。中國人稱祖國為中心王國——中心並不是指重要性,而是指它是已知世界的中心。當第一批西方人——“高鼻子的長毛野人”——出現在中國時,他們給中國人的印象無異於小蟲之於大象。但19世紀,邊緣開始騷擾中心——出售鴉片,透過貿易、傳教和思想進行入侵。中國人開始抵抗了,結果遭受一系列失敗。19世紀末,中國政府喪失了財政和關稅控制權;到處都是被外國霸佔的領地、港口、鐵路、工廠、煤礦和外國軍隊。列強在中國行使治外法權,理由是原始落後的中國法律和法官無力處理西方文明的產物。據說,上海租界的公園門口寫著:“狗與中國人不得入內。”中國人從此一直為洗刷恥辱和恢復世界秩序而奮鬥。

正如中國一位著名思想家所問:“為什麼他們國家小但卻很強大?為什麼我們幅員遼闊卻國力弱小?”由於兩千年的積習一時難改,中國逐漸開始學習西方,派學生出國留學同時邀請外國專家。在創辦學校的傳教士、沿海大港口如廣東及上海經商的商人,以及越來越多出國留學、但回國尋妻養老的中國人的影響下,新思想和新技術已經慢慢滲入。

陸徵祥所接受的教育正是中國生存所需要的。他進入外交領域(其本身就是一個創新),並且戰前在歐洲許多國家首都呆過很長時間。他引起人們的非議,先是娶了一個比利時妻子,後是剪去了大辮子。他還越來越支援激進思想,譴責封建王朝是中國問題的罪魁禍首,要求建立共和國。

中國的形勢日益嚴峻。列強紛紛瓜分中國,俄國在北部,英國在長江流域(長江從西藏到中國海綿延3500英里),法國在南方,德國在山東半島,日本人則到處都是。沒有參與的美國人——憤世嫉俗者說,部分原因是美國沒有資源——提出要中國開放門戶使各國機會均等。民族主義者清楚地意識到,危險在於中國可能被列強瓜分,中國及中華文明可能不復存在。如果不是由於列強之間存在分歧,或許這早在大戰時就已成事實了。

恐懼刺激了中國現代民族主義的發展。諸如“自主權”和“國家”之類的詞開始進入漢語(以前從不需要此類概念)。許多戲劇和歌曲都講述沉睡的中國的覺醒以及推翻壓迫者。激進派組織秘密團體,試圖推翻目前被視為中國救亡障礙的統治王朝。人們開始抵制敵國商品,中國各大城市紛紛爆發遊行示威。許多人為了愛國而自殺,雖然這些是出於軟弱而並非力量的策略,但卻顯示了一股強大的力量的覺醒。另外,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把日本作為主要敵人。

1911年,一場沒有流血的革命廢除了最後一個皇帝——一個8歲的孩子,陸徵祥和其他民族主義者實現了部分理想。中國成為共和國,主要是因為現代社會需要現代機構。許多內陸城鎮及鄉村的中國人不懂什麼是共和國,甚至根本不知道封建帝制已亡。20世紀60年代,當紅衛兵到一些窮鄉僻壤時,當地農民還問“現在誰坐龍位”。

。 想看書來

指向中國心臟的匕首(2)

陸徵祥既是新共和國的外交部長又是總理。社會有希望的苗頭出現:經濟開始起步;大城市的現代工業開始發展;新知識正在向大學和學校滲透;社會也在擺脫舊的強制方法。不幸的是,中國第一位總統袁世凱來自保守的舊世界。在為期四年的革命中,他企圖稱帝。雖然沒有成功就去世了,但他使中國四分五裂,國會徒具虛名,最糟糕的是,軍閥各據一方。到1916年,中國開始內亂,軍閥統治直到20世紀20年代末才結束。

偉大的作家魯迅把國人比作沉睡在鐵房子裡的人。房子著火了,裡面的人如果不醒來就會喪命。但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