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問之一、金融家伯納德·巴魯的信中,威爾遜寫道:“我意識到他們費盡心機想把我們和搖搖欲墜的歐洲金融機構捆在一起,我現在指望你來挫敗他們的企圖。”他的大多數專家以及華盛頓的財政部對此都表示同意。歐洲人應該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美國人幫助得越多,他們越不可能自力更生。無論如何,目前由共和黨主宰的國會不太可能批准為歐洲人提供大量財政援助。凱恩斯的計劃和其他計劃一樣遭到拒絕,當調停人試圖在賠款問題上有所進展時,他在一旁憂鬱地觀望。

和會開幕四個月以來,事實證明賠款問題非常棘手。勞合·喬治在回答某內閣成員的疑問時說:“毫無疑問,如果能達成一個總數目,問題就好解決得多。難點在於先確定這個數字;其次是確保各協約國成員認同這個數字,最後決定如何分配。如果你有任何可以解決這三個困難的計劃,你就解決了和約中最令人頭痛的問題。”最高委員會在和會開幕不久就成立了損失賠償委員會,負責敵國應該賠多少(當然,主要指德國),能賠多少,怎麼賠等相關問題。負責最後一點的附屬委員會很少會晤,其他兩個整日開會,但除了製造一堆檔案外別無他獲。到2月14日威爾遜回國時,由於美國竭力壓低數字,而英法要求更多,委員會被迫陷入僵局。一名記者諷刺道:“他們對待成百億金錢就像小孩子玩積木一樣,但不論最終達成什麼結果都只是空談,因為德國人絕不可能賠得起這麼多。”英國人要求賠償240億英鎊(1200億美元),法國認為是440億英鎊(2200億美元),而美國專家建議賠償44億英鎊(220億美元)。

美國人也想在條約中確定一個數目。專家聲稱這樣可以結束妨礙歐洲財政復甦的不確定因素。歐洲人表示反對。正如參與討論的某英國內閣部長說:“如果數字設得太低,德國會高興地賠款,但協約國得到的就太少,而如果設得太高,德國就會認輸投降,協約國將什麼也得不到。”

事後來看,我們很容易發現,戰勝國應該集中更多精力重建而不該在德國賠款問題上耗費太多時間;但是這場戰爭損失如此巨大,並深深地動搖了歐洲社會,政治領導們怎能輕易忘卻?無論如何,公眾都不會允許他們這麼做。英國人說:“讓匈奴賠償。”張貼在巴黎大街小巷的海報上寫著“讓德國先賠”。

歐洲領導人在估算德國賠償能力時也有風險,因為他們的數字肯定低於公眾的期望值。英法也正確地指出,很難判斷德國究竟能賠償多少,該國目前不景氣,經濟和政府都搖搖欲墜。對外貿易完全停止,斷送了一項重要財政來源。即使德國人想提供可靠的資料都不可能。而且,迫於政治原因稅率壓得很低,戰爭費用主要透過發行大量債券和記名票據支付。德國人一直期望打贏戰爭後由戰敗國支付戰爭費用。戰爭的最後一年,這種做法實際上已經開始:與俄國簽訂的《佈雷斯特-立脫夫斯克條約》以及與羅馬尼亞簽訂的《布加勒斯特條約》把大量資源的控制權轉交給了德國;布林什維克也被迫開始償還高達6億美元的賠款。1919年,在戰敗的德國,保守黨強烈抗議增加稅收或不支付債券,而左翼要求給退伍軍人補助金,給###和遺孤撫卹金,發放食物補助並增加工資。政府勉強同意,財政赤字上升,到1921年已經增長到預算的三分之二。至於透過削減開支或增加稅收支付賠款也幾乎行不通。

。。

賠款(3)

同時,確定協約國的賬單也並非易事。被解放地區的法國部長說:“在我們可憐的法國,成百上千的村子無法居住。要明白:那是荒漠,是淒涼,是死亡。”1919年對法國和比利時的重災區進行過細緻考察的美軍工程師及其助手估計,至少需要兩年時間才能估算出恢復損害所需的費用。英國懷疑其盟友誇大損失,比利時索要的賠款金額比其戰前總財富還多,法國索要的大概是戰前總財富的一半。勞合·喬治嚴厲地說:“幾乎難以置信。”當然,其盟國索要的越多,英國得到的就越少。

各方對於損失包括哪些內容也有很多分歧。威爾遜曾堅定地說,他只考慮索賠由非法戰爭行為造成的損失,不包括戰爭費用或補償金。他的十四點原則只提到被入侵領土的“重建”並承諾“不會有合併、捐款或懲罰性賠款”。德國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籤訂停戰協定的。因此德國將修復法國和比利時戰場,但不負責他們的戰爭開支,如軍需品或士兵的食物。當勞合·喬治試圖模糊賠款與補償金之間的區別時,威爾遜不予理睬,他說:“全世界的勞動人民都反對罰款。”他認為“賠款”這個詞已經包含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