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3部分

擊圈的建虜就沒這麼好運了,哪怕他們比之前的那些從盛京追出來的同伴要精銳,遇到火器密集的打擊,也是一樣的下場。

盧象升所部一直在逃,一聽到背後響起如雷地火器聲,就開始減速轉彎。

而那些出了伏擊圈的建虜則被火器聲響嚇了一大跳,一邊保持原樣追一邊回頭檢視。當他們發現明軍竟然還有伏兵,並且截斷了後續軍隊時,都大吃一驚,速度就不可避免地慢了下來。

這些建虜畢竟是精銳,雖有驚慌之色,卻還是保持著建制,向他們的牛錄額真靠攏。

這時,盧象升的軍隊已經調過頭來,開始提速攻擊這部分建虜。雙方一接觸便分出了勝負,原因很簡單。

第一,這些建虜經過連續地長途行軍,他們的身體其實已經很疲憊,限制了他們實力的發揮。

第二,雖是精銳,並且本能地採用正確的應對措施,但在中了埋伏的情況下,不可避免地會造成軍心混亂,士氣降低。與之對應的,明軍卻是士氣如虹,一切按照預定計劃在進行。

第三,盧象升實在太猛了,身披多層重甲,使長柄重兵器,簡直就是人形坦克,所向披靡。他從建虜中間穿過,剩下的就交給後續源源不斷跟進的手下就可以了。

一個回合下來,建虜就被滅了。當然,這次的登萊騎軍還是有了傷亡,付出了二十多條人命。

這邊戰鬥結束時,伏擊圈內的建虜也所剩無幾了。山坡上的燧發槍士卒就開始去牽自己坐騎,騎馬追擊建虜的後續部隊。

炮兵部隊則沒有那麼快,畢竟馬拉火炮也要在平整的官道上才會有速度,因此炮兵首先要把火炮弄到官道上才行。

沒有人管伏擊圈內建虜的情況,盧象升率部跟上了燧發槍部隊,一起追擊建虜而去。

多鐸的身邊只有一千不到驚魂未定的手下,看到幾千明軍正氣勢如虹地追過來。不敢硬敵,往後退了回去。

多鐸在逃了一段路程後,後軍逐漸與他匯合,人數越聚越多。他便決定不再逃了,準備返身再戰。

第六百一十一章 明軍威武

雖然明軍從山坡上,從伏擊圈外要騎馬追上官道,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可他們是一直跟在建虜屁股後面追,相距建虜並不是很遠。

建虜剛停下來,掉頭整軍待戰之時,那些穿著奇怪服飾的明軍就已經衝到離他們不遠的地方了。

這些明軍並沒有直接衝過去,而是在近距離就勒馬停住,然後紛紛下馬,端起燧發槍就是一陣射擊。

建虜滿懷希望地準備好了短兵相接,結果卻迎來了一陣彈雨。而且明軍的火槍聲音連綿不絕,顯然是採用了三段射。

最前面的建虜,不管是人馬,只要中彈了,全都躺地上去了,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這那還能打啊!多鐸無奈,只好又返身逃跑。

又逃了一段距離,彙集了所有後續部隊,並且付出那些逃地慢的建虜作為代價,暫時拖延住了明軍的追擊速度,又和明軍拉開了距離。

在獲得了緩衝之後,多鐸又下令準備再戰。這次他預備了弓箭手,準備和明軍的火槍手對拼,無論如何要把這支明軍的勢頭給壓下去,才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但事與願違,那些明軍彷彿打瘋了一般,照樣騎馬衝到近前,然後翻身下馬就開槍。

多鐸很納悶,前一次沒看清,這次他看得很清楚了。明軍竟然不需要點火,端起槍來就能射擊,這火槍怎麼也變得如此詭異?

他只瞭解火繩槍,知道騎兵要下馬用火繩槍射擊的話,必然要用火繩來點火。而且戰馬跑得那麼快,火繩是不是熄滅了也未知,說不定還得先把火繩點了火後才能去引火開槍。

多鐸就是認為明軍開槍需要時間,弓箭手的射速比火繩槍快多了,因此扼制住明軍追擊的勢頭,從而反敗為勝的機會不小。

但新軍在追擊的時候,都是事先裝填好燧發槍後,才發起衝鋒的。因此一下馬,也無需點火,直接端起來就能射擊。這麼一來,初期的射速並不比弓箭要慢。

而且新軍中箭的,只要不是要害部位,比如面門什麼的,就還能繼續打槍,這從不少明軍士卒身上掛著箭仍在射擊就能看出來。因為新軍的新式軍服裡面還穿著棉甲,否則單憑薄薄的新式軍服,防禦力顯然不夠。

而建虜這邊,不管是站在最前面的盾牌手,還是在盾牌手後面的弓箭手,都無例外。只要捱了明軍的槍彈,就必然躺地上,不死也喪失了戰鬥力。

並且明軍還有騎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