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率一萬人馬鎮守潼關。他率兩萬兵馬增援蒲津,另外抽調梁元禮、張峻、崔師三將隨軍同行。並立即派加急信使往長安,請皇帝派一軍增援,務必奪回馮翊,且生擒陳破軍。
關中,古又稱八百里秦川,潼關則是進入關中的大門。黃河經黃土高原南下,至潼關附近遇東西走向的華山山脈,遂拐直角掉頭東去,由南北走向變為東西走向的河流。潼關就位於剛剛拐彎的黃河南岸,北靠陡峭的黃河河岸,南為華山山脈,是沿黃河南岸西進關中平原的唯一路口。
越過黃河北岸東西走向的中條山山脈西端,進入河東平原,方是可以西渡黃河的蒲阪津渡口。
總之,從潼關北渡黃河後,須北越中條山山脈,行百餘里險峻山路,進入河東平原,方能到達蒲阪津渡口東岸。
黃河之險甚於潼關之險。黃河不同於長江中下游,長江中下游水量大,江面寬闊,千里岸線皆可過渡。兩岸多支流大湖,可屯集數量龐大的大型戰艦,數萬大軍可乘船蜂擁登岸。黃河渡口只有少量渡船,一次最多隻能渡過數百人,對岸若有敵方數千守軍,這渡過去的數百人瞬間就會被守軍屠戮殆盡。
陳軍先前在上游處搭建了一懸橋,可謂是是不走尋常路的奇兵。不過這處懸橋聯通的是河東與隴上,對關中的威脅並不太大。可現在陳軍攻打蒲津,卻讓宇文化及十分緊張。陳克復一旦拿下蒲津,那就等於打通了秦晉通道。到時就將有源源不斷的陳軍從此進入關中,踏上關中大地,易守難攻的潼關對陳軍就已不再有用了。
流經關中平原、東西走向的渭河,在潼關附近的黃河轉彎處,匯入黃河東去。渭河又與黃河不同,黃河流急,兩岸多是峭壁,只有少數渡口可以過渡;渭河流緩,兩岸平坦,處處皆可架設浮橋。陳軍一旦打通蒲阪通道,大軍西渡,那時南下已無險阻;渡過渭河,東去直叩潼關背後,西去則直取長安。
蒲津的作用不次於潼關,宇文士及揮兵急援蒲津,也並不久久因為陳破軍奪了他的妻子,搶了他的兒子。他心裡十分清楚,陳軍先前飛橋連通隴上,已經使得關中局勢瞬變。如果再讓陳軍打通了關中與河東的通道,那時許國就必將滅國。
攻其所必救,陳破軍這招雖然大膽,但他不得不救。不過在心裡,他也帶著一份隱隱的期待。希望這一次不但能解蒲津之危,還能一舉擊敗陳破軍,最好是生擒了他。
兩萬許軍連夜出發,一路沿著渭水急行。
潼關沿渭水西行,三十餘里路程便到了渭水與洛水的交匯之處,在這裡,渭南岸便是隋朝六大倉之一的廣豐倉。此處渡河北上,便可沿洛水直上馮翊。
“報!”
一名斥候飛騎而至,滾鞍落馬。
“報大王,渭北朝坂城外發現一支陳軍,約三千人左右,正猛攻朝坂!”
元禮連忙上前道:“大王,依末將看,陳賊是想要先拿下朝坂,然後渡渭水襲取廣豐倉。廣豐倉中存糧眾多,向來是潼關與京師糧倉,如若被賊燒燬,損失大矣。”
此時天色微亮,將明未明。宇文士及將士們並未疲憊,當下拔劍向北,大喝道:“立即過河,斬殺陳賊!”
此處只有一浮橋連通渭水,但宇文士及此時已經迫不及待,生怕再耽誤片刻,朝坂的那三千陳軍會逃走。急忙催促兵馬渡河,隨軍五千騎兵搶先渡河,然後便是萬五步卒隨後。兩萬兵馬圍著一座浮橋,擠成了一片密密麻麻的人海。
“快點,加快速度!莫讓陳賊走脫了!”
風嘯嘯,馬嘶鳴,人鼎沸!
最先渡過渭水的五千騎兵已經飛奔向北,直衝三十里外的朝坂城突進。剩下的萬五步卒緩慢渡河,等五千騎兵早已經走了大半個時辰,這時步卒才不過堪堪渡過半數之眾。
第943章 渭水之戰(三)
日頭漸至中天,渭水兩岸的冰天雪地之上,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許軍步兵。這個時候,後續的步兵已經又架起了兩座浮橋,過河的速度增加了不少。
但由於宇文士及等人已經率騎兵先行離開,只留下了梁元禮在後面指揮步兵渡河,而梁元禮卻根本沒有怎麼指揮排程,任由各部一窩蜂似的過河。等到午時,行軍半夜,又在河邊吹了半天冷風的許軍多已經又飢又疲。許軍乾脆就地生火造飯,一半在北,一半在南,一萬五千步兵分成了兩大部份。
渭水北面不遠的洛水河畔,一直趴伏在雪地中觀察著許軍的陳克復不由笑了起來。
許軍最精銳的五千騎兵已經北上半個多時辰,剩下的一萬五千步兵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