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部分

物件。一是婦女:化妝品、減肥藥、時裝首飾大把掏錢;二是孩子,健腦水、聰明丸、各種教輔多多益善。學店八字開,有志無錢莫進來。補習班、培訓班、速成班大行其道,個別學校更進一竿,一手交錢,一手便可取得‘學歷證書’,既免了苦讀之累,又為學校節省一筆膏火之資。以我看不管槐樹園怎樣開發?怎樣地招商引資?都要圍繞教育發展這個主題。辦工廠、建社群都離不開學校。現在,我們建槐樹園教學樓是出現了一點事情,相信經過大家的努力一定能夠成功。我們要發揚龍槐公精神,儘快把校園建好。”

提起龍槐公精神,大家又小聲地嘀咕起來。耿鳳凰暫停下來,充分聽取大家的意見。等屋子裡又一次恢復平靜之後,她說:“提起龍槐公,我聽到在座的大多數懷疑有沒有龍槐公平反的政策。我鄭重告訴大家:早在80年代中期的省級以上報刊向社會發了通稿,雖然不足一巴掌大小的文稿,但足以證明上級政策對龍槐公的落實。我這裡有一份當年的《龍城市報》,大家看一下,在文化版的右下角。”

大家相互傳閱《龍城市報》,都想聽聽耿鳳凰的解釋。耿鳳凰頗有激動地說:“《龍槐公傳》在被片面、極端和粗暴地批判30多年之後,終於得到平凡昭雪。50年代的批判,由龍槐公波及到龍大河等好多教師。今日,龍大河的**案得以平反。歷來的平凡以一種模式重複著,沒有道歉、沒有慚悔,沒有補償,沒有人站出來承擔責任,只是一個決議一個短小的登報宣告而已。而龍槐公連這樣的待遇沒有。由於他是歷史人物,由歷史去評價。年輕一代不知龍槐公為何方神聖,而對閱歷豐富的人來說,過去整個民族曾經以政治酷刑對待了龍槐公,與龍槐公幾乎同時代的瑞士像乞丐一樣的菲斯泰洛奇,使平民教育最終在瑞士普及,同樣為理想而跋涉了一生靈魂,東西方卻有完全不同的命運,被世人稱為‘東槐西孔’的龍槐公,和他尊崇的孔子一樣幾乎被淡出歷史的舞臺。四十年代的印度,德蕾莎作為一個普通的修女,來到加爾各答環境最惡劣的貧民窟提亞納,脫下藍色的道袍換上普通婦女的粗布紗麗,用自己掌握的衛生知識和護理技能為貧民服務。她的名字如今被無數世人用來象徵超越種族、階級和信仰的愛和關懷,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傳播上帝的愛是她的天職,而今天的中國人當年記起龍槐公是因為那部《杏壇採花道》引起的風波。所以,我們不管招商引資,還是建教學樓,都不要忘記植根於龍槐公文化,不要忘記先賢在看著我們。關於有礙於教學樓進展的其他工作或想法,暫時放一放。我們槐樹園的前景非常的美好,希望大家繼續支援街道工作。”

會議到此本來由龐仙薈總結就結束了,沒想到龐海燕站了出來,她說:

“招商引資利及千秋萬代,這是好事。但我們不能以失憶的方式對待龍槐公。所以我認為要恢復龍槐公祠、尋根祭祖廟。至於學校嗎?最好遷出去!目前建成瓦房或者簡易的板房。等到開發區基本成型之後,選一塊寶地建一所現代化的一流學校。大家說好不好?”

沒有回聲,也沒有掌聲。好像大家根本沒有聽到剛才的精彩發言,默默注視著臺上耿鳳凰、龐仙薈

正文 第64章 關於大槐樹(三3更)

網際網路 更新時間:2013…11…6 14:57:27 本章字數:2276

雖是初秋,但老槐樹下依然悶熱。龐仙薈通知大家繼續開會。

昨天的會議沒有結果,大家聽說龐海燕和耿鳳凰在建校方面出現分歧,不便於參加——不管支援誰,到頭來人家還是一家人。

耿鳳凰沒有料到養母會站出來反對自己,到黨委搬來了龐順行,因為龐順行是龐海燕最疼愛最信得過的孃家侄子。

這次會議的地點設在大槐樹下,先是龐仙薈陳述自己的觀點,她的觀點基本上和姑大媽一致:籌建古祠,遷移學校。

耿鳳凰用膝蓋碰了碰龍山會。聰慧的龍山會立刻從她的眼神裡明白:這個時候,如果耿鳳凰站出來講話,一旦意外就難有迴旋的餘地。龍山會出來最合適不過,一則他是中心校派來的包點幹部,職位在龐仙薈之上;二則龍山會最為有才,最能把握槐樹園的發展方向;三則他是耿鳳凰最信得過的同學加朋友。於是,龍山會針對龐仙薈的觀點提出了反對:

“一棵大樹放在學校內群眾拜祭困難,也影響教學秩序。就按他們說的有風水的話,一個‘困’字也不利龍家人龍騰虎躍。剛才談到龍槐公,那是連重要領導人都定性了的。龍槐公是一個富有機智和狠心的人,因此他成了‘千古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