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耳淚已流乾,只乾澀道:“蕭少府,你雖然位列九卿,看似是高官顯貴——可是你手中又有多少權力呢?在我看來,你每日殫精竭慮處理政務,與蒙著眼睛推磨的奴隸又有什麼區別?而現在,我從王變成奴隸,你卻要我為之慶幸麼?”
蕭何被他問住,竟然倉皇不能回答。
第178章
張耳的話; 蕭何不敢隱瞞; 如實彙報給皇帝。
胡亥聽完; 啞然失笑,沉思片刻,低聲道:“他很不必如此不甘。朕以一人奉天下,而非以天下奉一人。若照他所說,朕也不過是萬民之奴罷了。”
蕭何心中那被張耳問出來的倉皇漸漸褪去。
胡亥又道:“他有此語; 可見境界平平,做趙王之時; 也不過把封地作為私產; 把境內黔首作為牛馬罷了。如今削去他的王位,改封為侯爵; 才算是相宜。”他笑望著蕭何,讚許道:“若以功績而論,張耳猶在你之下。你封侯千戶; 這張耳也封千戶,倒是他佔了便宜。”
蕭何忙道:“臣豈敢與他相提並論。”
胡亥微笑,知道蕭何一向謹慎小心,便也不再多言。
人活在世上,如意之事與不如意之事總是相伴而來。
政務上兵不血刃奪了張耳王權,徹底解決了北境問題; 胡亥還沒來得及鬆口氣,就聽說太子從民間帶回來一位女子。
胡亥對於女子來自宮廷還是民間倒是沒有看法,但是太子泩的舉動叫他很不喜歡。
雖然如今太子妃有孕; 太子會另有人服侍,是符合禮儀的事情。
就算是呂雉在旁邊,也不好說什麼。
可是由宮裡管事的人安排下的,和由太子自己出去主動領回來的,到底不一樣。
“哦?是張伯的孫女?”胡亥聽趙高繪聲繪色講完太子這段桃色故事,得知故事另一位主人公身份,有點出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
太子泩大體還是守禮的,就算出宮,也是往親近人家去,去往張伯家,偶遇了適齡貌美女子,一時意動,倒也合情合理。
既然做出了事情,那張伯孫女也是正經人家的清白女兒,自然不好不給名分,也就帶回了宮中來。
趙高見皇帝面色不悅,小心笑道:“陛下,其實照臣看來,太子殿下這事兒做得還是很有擔當的——明知會惹您不悅,還是給了人家名份,總沒有委屈了張家女兒……”
“哼,你還幫他說話?”胡亥冷聲道:“他倒是沒委屈了張家女兒,但是卻叫太子妃心裡不舒服了。女兒心裡委屈,漢王后難道會不知道?”
若是平常人家的女兒也就罷了,以太子妃的大度,未必會計較,卻偏還是張伯孫女。
張伯一家也算是救太子於危難之中過,只這情分就不比尋常。
趙高賠笑道:“其實太子殿下也知所做不妥,聽說這兩日都在給太子妃賠罪了……殿下畢竟年紀還輕,又整日跟著老師學些書本上的文章,即便是叔孫通這樣的老師,那見識也是萬萬比不上您的啊!太子殿下由他教出來,又如何能像您看得這般遠,想得這般深呢?”他感到皇帝的目光就定在自己腦門上,越發笑出褶子來,柔聲細語道:“陛下,您是最聖明的——這師父不行,可不能賴學生啊!”
胡亥失笑,道:“繞了半天,你就是要說叔孫通不行唄?”
“喲,可不敢這麼說!”趙高誇張道:“畢竟,誰做老師,都比不得陛下您吶!”
胡亥以竹簡輕敲著趙高腦袋,無奈道:“你啊!你啊!叔孫通學問是極好的,你不要整天不服氣人家。”然而他不得不承認趙高的話有道理,他是皇帝,不出意外的話,太子將來也要做皇帝,帝王心術是叔孫通不瞭解——即使瞭解也不敢教給太子的。
胡亥起身踱步,待著臉想了想,道:“太子如今也是快做父親的人了——朕沒想到,他每日除了學習功課之外,還有閒暇去民間獵豔。倒是也到了時候,該叫他熟悉下政務了……”
於是下旨,叫太子泩半日學功課,半日跟隨他熟悉政務。
太子泩在張伯家,一時把持不住,與二丫做出事來,於情於理,都得把人領回宮中。
次日回宮,陪伴太子泩出來的蒙氏阿南特意攔著張芽。
“這次的事,是你安排的?”阿南徑直問道。
張芽還陷在事情成了的喜悅中,輕飄飄中忽然被阿南一問,沒能掩飾好第一反應,慌亂了一瞬,才道:“安排什麼?”
阿南只看著他。阿南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