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也跟著嘆了口氣:“我們廣東的武備學堂成立時間太短,缺乏師資力量,這次回去,一定要加強完善,要培育幾個能獨擋一面的大將。”
兩人吁噓一番,趙興吩咐屬官准備信件。等信的功夫,一名新入城的魔軍士兵趕過來報信,一路走一路哆嗦。帥範盯著這名士兵,嘴裡感慨:“怎麼南北差異就這麼大呢,南兵到了北方,先天上確實要吃很大的虧,我們又選擇了最不適合作戰的冬天,突然襲擊效果是達到了,卻沒有力量擴大戰果,遺憾……是不是遼人派來了和談使者?”
帥範的後一句話是問那名報信士兵的,那士兵點了點頭,彙報:“帥大人,趙大人,遼國崇義軍節度使韓資讓正在入城,城頭上計程車兵已經驗看了他的通關文碟,上面有遼國南院宣徽使、漢人行宮都部署蕭常哥,以及副樞密使王師儒簽署的和談檔案……
稍停,那士兵補充道:“我看這位韓大人傷的很重,一路咳嗽……”
趙興納悶:“我就奇怪,我們的射擊準確率並不高,論射程,也只能打著衝鋒的前排士兵。怎麼。士兵居然打死了一位節度使,還重傷了另一位……有意思,我的運氣可真是非同一般。節度使竟然帶頭衝鋒——走,找蔣之奇大人去。”
帥範連忙解釋:“我已經派人去追查了,可惜,我們宋人到了遼境,就像禿子頭上的蝨子一樣明顯,到目前為止,我們只查到遼人想給我們地訊息。如今天寒地凍,商旅不通。遼人為什麼襲擊我們,這場戰事緣何發生,戰事經過如何,現在都一無所知……再給我點時間,我一定能查個水落石出!”
蔣之奇也無處可去,他正站在宋軍軍營中。好奇的觀察朱雀軍士兵炮製彈藥。
趙興遭遇遼兵的時候,曾抱著不過日子的想法,將大半彈藥狠狠的宣洩出去,有許多士兵已經打空了彈藥袋。現在,這名士兵正在製備新的鉛彈。只見他從揹包裡拿出一塊鉛板,這塊鉛板上衝壓著許多溝槽。將鉛板分成許多鉛條。
那名士兵掰下其中一個鉛條,用剪刀將鉛條剪成碎片,放入一個陶瓷碗裡,而後把瓷碗放在酒精爐上燒。^^他操作這一切時神態專注,蔣之奇看的認真,渾忘了自己讀書人的身份。
不一會兒,鉛條融化,那名士兵用夾子夾起瓷碗,將裡面的鉛液注入一個小鐵盒中,而後將鐵盒埋入雪中冷卻。鐵盒入雪堆時尚發出吱吱的響聲。不一會。那士兵從雪中扒出冒著熱氣地小鐵盒,開啟鐵盒,蔣之奇發現原來這鐵盒是個模具。注入的鉛液已經在鐵盒裡凝結成一個個圓形的彈丸。
由於這模具要讓鉛汁四處流淌。所以鑄出的鉛丸彼此之間都有一些鉛汁連線著,蔣之奇好奇的數了數,發現那些鉛彈分為六排,每排十二個鉛丸,這些鉛丸成漁網狀,網結處就是圓滾滾的彈丸。
那名士兵拿起剪刀,從這個漁網狀地彈板上剪下一個個彈丸。鉛的硬度比較低,那名士兵專注的用剪刀修剪著每一枚彈丸,讓它保持圓形,蔣之奇在一邊看呆了。嘴唇還在不停的蠕動。聽見趙興來找的呼喚聲。他連忙問:“趙大人,怎麼士兵還要現制彈丸。難道不能預先給士兵制備好,讓他們隨身攜帶?”
趙興笑了笑:“蔣大人,鉛丸性軟,提前製備好的彈丸在運輸過程中容易變形,而做好地鉛板便於攜帶。這鉛板上面都衝壓出溝槽,每一根鉛條可以製作出七十二枚彈丸,士兵們現場製作,可以讓他們更熟悉槍支,也降低了我們的軍械運輸成本。”
蔣之奇又問:“我本以為彈丸是鐵蛋,怎麼要用鉛來做,鐵蛋不是更堅硬嗎?”
趙興耐心的解釋:“蔣大人,炮彈是鐵的,但子彈是鉛,一個原因是加工那麼多的鐵珠做彈丸很昂貴,很花時間,我們花不起那個錢;另一個原因是用鉛丸射擊效果更佳。
我們比較過:用鉛丸做子彈,雖然射擊距離不如鐵彈,但它的穿透能力更強,被擊中的人傷勢更重,幾乎都伴隨內臟出血。我想,這是因為鉛受熱以後迅速融化,液體狀的鉛充滿了整個槍膛,使火藥的力量得以完全發揮,而鐵丸做不到這一點……
走吧,蔣大人,韓資讓大人已經來了,作為和談正使,你該去看一看這位受火槍所傷的韓大人。“
剛入城地遼國將門世家、名將韓資讓也在觀賞,不過他沒有資格進入宋軍軍營,觀察宋軍士兵制作殺傷他的子彈,他在觀察帥範帶來的那批戰馬。這批戰馬足足有三百匹,部分馬上地騎士帶有明顯遼國的“頭下軍”的習慣,他們被趙興接到耽羅島生活了至少三年,這次重新踏上遼國土地,是為了保護宋軍的通訊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