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慣只有透過反覆的分解操作練習,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貫的、穩定的動力定型,有些操作過程較複雜的行為要求,可採用分解操作。

如學習洗衣服這項訓練內容,要求較高,過程較為複雜,在訓練時不妨分為四個步驟:一浸泡、二揉搓、三漂洗、四晾曬。在進行自我訓練之前,最好是先觀察父母是怎樣洗衣服的,在父母洗衣服的時候請他們講解洗衣服的要領,然後再自己動手,這樣形成的印象往往比較深刻。

再比如使用文明禮貌用語時,說“謝謝”二字,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要注意的細節其實很多。這時,不妨先向自己的長輩請教。他們往往會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給你一些適當的建議,如:

首先,說“謝謝”時必須誠心誠意,發自內心,要讓人聽起來不做作,不生硬,不是為應付人家,而是真心實意地感謝,只有真心才能使“謝謝”二字富有感情。

第二,說“謝謝”時要認真、自然,要讓人聽清楚,不要含含糊糊,不好意思,更不要輕描淡寫地湊合,好像不太情願、應付差事。

第三,說“謝謝”時要注意對方的反應。如果對方很高興就是達到目的了,如果對方對你的致謝莫名其妙,就要說清謝人家的原因,以使對方感到你的真情實意。

第四,說“謝謝”時要用整個身心說,除了嘴裡說以外,頭部要輕輕地點一下,眼睛要注視著對方,而且要伴以適度的微笑。

第五,別人幫助自己解除了困難之後,應表示謝意。表示的方式可以說:“謝謝!”“多虧您幫助!”也可以握手致謝,還可以贈物致謝。

表達謝意的方式因人、因場合而異,一定要根據實際,選擇最恰當的行為方式,這樣的訓練才能既規範又不機械。

2.層次分明

由於青少年年齡層次不同,各個年齡段掌握良好習慣的要求也就不同。如養成“文明乘車”的習慣時,最好是先訓練自己上車能主動買票、乘車時不向窗外扔雜物、不把頭伸出車廂外等較為基礎的要求,然後再進一步要求自己能主動為乘客讓座、為乘客傳票等更多的要求。

3.及時檢查

只有要求而沒有檢查,要求就容易落空,因此自我檢查和評價必須堅持經常住。比如訓練做作業仔細認真就要天天檢查,哪天寫不整齊就要求哪天的作業重做,一點也不能馬虎,最好是準備一個專門的本子,對作業的情況進行登記,以便一個階段作一次總結。在比如養成每天早晨自己疊被的好習慣,就要每天檢查自己的被子疊了沒有,疊得整不整齊,發現沒有疊或疊得不好的情況,一定要及時糾正,這樣訓練才能形成好的習慣。這些工作雖然比較瑣碎,但是必須長期堅持。

第七章正強化法

一、解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類似的體會,自己在某種情境下做了某件事情,如果獲得滿意的結果或肯定的答覆,下次遇到相同情境時做這件事的可能性就會提高,不知不覺中,就養成了一種習慣。這就是“正強化”。雖然不能片面地誇大一次表揚和鼓勵就能塑造一個嶄新的行為,但我們應該看到:正面的、積極的外界反應和自我評價,對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有較為明顯的促進作用。

對於我們青少年而言,運用好“正強化”的方法,就是要在習慣的自我培養中,學會肯定自己。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要學會“自我表揚”、“自我獎賞”、“自我鼓勵”。同時儘可能地獲得父母的幫助。

可能有的人會說,這方法誰不知道?老師和父母不是經常將這種方法用在我們身上嗎?表面上看的確是這樣。但那都是來自他人的表揚和激勵。要真正地掌握這個方法並運用得得心應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肯定自己的“度”掌握得不好,很容易滑向自滿的邊緣,反而成為習慣培養中的負面因素。

二、案例

第13節:正強化

下面這個案例中所用的策略就是“正強化”:

丁紅上小學四年級,語文成績還行,數學是她最大的麻煩,尤其是遇到應用題的時候,老師講的例題當時也能聽懂,等她自己寫作業的時候又不會了。回家後她向當工程師的爸爸討教,爸爸給她講了兩遍,她還是似懂非懂,媽媽在一邊著急了,責怪丁紅反應慢。爸爸在書房裡來回踱步,像是在想問題。大約5分鐘後,爸爸對女兒說:

“我想起來了,我上小學的時候通常一個問題要講六遍才能聽懂,我們重新開始吧。”

爸爸又耐心地講了三遍,女兒終於聽懂了。爸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