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部分

闌珊,笙歌醉夢間”(語出李煜《阮郎歸》一詞)的生活了。失卻了小周後,失卻了這種侈靡的生活,那李煜就真的生不如死了。

不過,李煜並沒有一口回絕趙匡胤的旨令。他召集文武百官,讓群臣商議。大多數臣子當然建議李煜不要相信趙匡胤的鬼話,因為道理很簡單:李煜的弟弟李從善至今還被趙匡胤扣在汴梁呢,李煜如果前往,只能是自投羅網。但也有少數大臣奉勸李煜“應以國事為重”,比如掌握江寧內外軍事大權的神衛統軍部指揮使皇甫繼勳就明白無誤地請李煜對趙匡胤的旨令“慎慮”、“三思”。

皇甫繼勳等人為何想送李煜往入虎口?原因是,他們已被趙宋的積威所懾,已經滋生了降宋的念頭。這一點,後文還將涉及。

李煜雖然召叢集臣商議,但最終仍未明確拿定主意。他又轉入後宮詢問小周後。小周後言道:“這等國家大事,臣妾如何敢作決定?”

李煜卻道:“你說朕去汴梁,朕就去;你說朕不該去,朕就不去。朕聽你的!”

與李煜情深意篤的小周後自然不願看著李煜別她而去。李煜又問:“如果朕不去汴梁,趙匡胤恐將藉口發兵過江,為之奈何?”

小周後反問道:“皇上不是有數十萬兵馬嗎?”

李煜啞然。南唐百姓眾多,軍隊數量也較龐大。江寧一帶有南唐軍隊十餘萬,江西北部的南唐軍更是多達二十萬眾。其他地方的南唐軍數量也頗為可觀。然而,李煜似乎只知道與小周後一起飲酒賦詩,並不知道他的國家究竟有多少軍隊,更不知道哪些人才可以領兵打仗。他後來知道那林仁肇確是一位頗富軍事才能的將領,也知道了林仁肇並無背叛李唐之心,但是,林仁肇畢竟被他毒死了。而且,他還不知道的是,自林仁肇死後,本來就沒什麼戰鬥力可言的南唐軍就更加渙散了。

李煜雖然不知道國內很多事情,但卻知道小周後是真心不願讓他去汴梁冒險的。於是,李煜終於拿定了主意,對宋朝使者謊稱自己身體有病,不能前往汴梁朝拜。李煜還借宋朝使者的口請趙匡胤“恕罪”。

宋朝使者回到汴梁後,趙匡胤召來趙光義言道:“光義,朕有伐唐的藉口了!朕就辦李煜一個倔強不朝的罪名!”

“倔強不朝”四字,罪名好像也不算輕了。恰曹彬、潘美等宋將風塵僕僕地至京,趙匡胤就迫不及待地宣佈:曹彬為主帥,潘美為監軍,統兵十萬伐唐。

李煜慌了,當著朝臣的面惶惶惑惑地道:“趙匡胤真的發兵攻朕了……”

南唐有個翰林學士叫徐鉉,素以能言善辯著稱,見李煜恐慌如此,便主動要求出使汴梁以說服趙匡胤罷兵。李煜喜出望外,執著徐鉉的手言道:“朕的未來,就全靠你此行的結果了!”

徐鉉也的確能說會道,見了趙匡胤,他一口氣足足說了有半個時辰,最後言道:“小臣以為,江南國主李煜無罪,大宋皇上說他倔強不朝,似乎過於牽強。更何況,江南國主待皇上直如兒子孝敬父親一樣,皇上為何還要發兵攻打他呢?”

趙匡胤說:“既然你說朕與李煜形同父子,那李煜就不該與朕分家!”

徐鉉只好垂頭喪氣地回江寧向李煜交差了。不過,徐鉉也並非一無所獲。與他同時踏進江寧城的,還有趙匡胤的大臣盧多遜。盧多遜入江寧何干?是奉趙匡胤之命來向李煜索要江南各州地圖的。很顯然,趙匡胤已經把南唐的土地看作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李煜呢?不僅滿足了盧多遜的要求,還謙卑地請盧多遜回宋後代他向趙匡胤求封。求什麼封?李煜請求趙匡胤封他一個爵號,將他正式列為大宋的一個臣子。

李煜如此卑躬屈膝,是基於他一種天真而幼稚的幻想:他以為,如果他在名義上成了大宋的一個臣子,那趙匡胤就不會再發兵攻打他了,他也就依然可以和小周後一起過花天酒地的生活了。

沒料想,李煜的這種行為,激怒了一個南唐大臣。這大臣叫潘佑。他憤而上書,指責李煜如此向趙宋妥協是喪失國格人格之舉,並奉勸李煜抖擻精神、勵精圖治、抗擊趙宋。

潘佑的上書不可謂不激烈,但李煜佯裝不知。潘佑不罷休,數天之內,一連上書七八次,指責李煜。李煜被激怒了,就把潘佑叫到宮中,惡狠狠地指著他的鼻子道:“你既然想死,為何現在還不死?”

潘佑冷笑一聲,瞄準一根宮柱,一頭撞了過去,當即斃命。李煜吩咐左右道:“快把這裡收拾收拾,千萬不要讓皇后知道!”

小周後的確不知道潘佑之死的事,但遠在汴梁的趙匡胤和趙光義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