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份額,仍舊由外企所掌控。在這種局勢下,或者說中華汽車的千里之行,才邁出了一小步。或者說,國外車企依舊賺錢賺得笑哈哈。
但是現在呢?
除去八大旗親兒子不算,之前半死不活的二十多個中華汽車品牌不算。新成立的中華汽車品牌多達三十餘家,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的上升之中。面對如此火爆的造車浪潮,甚至一些投資公司,甚至網際網路公司都按捺不住打算加入進來。
據近幾天國家統計局新發布的報告,根據目前政府接到的審批申請。預計到下半年,中華汽車品牌將達到一百家。
一百家!
在國外,特別是日系的車企看來,這妥妥兒是中華政府實施的“狼群戰術”!
據現在觀察到的訊息,新興的中華品牌所推出的二十多款a級車,可都是要搶佔日系車的主要份額的。
雖說現在的中華汽車市場還在不斷的處於需求上升趨勢,以每年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長之中,可是僧多,粥自然就少啊、
而由於正信表現出打了雞血一般的變態發展速度,這些車企也感到了深深的危機感。
他們怕萬一這些個新興的車企裡面,有那麼幾家十幾家像正信一樣恐怖的存在,那就沒得玩兒了。
所以在面對中華政府的政策調整,市場的風雲變化。日系各大車企,不約而同的針對中華市場的局勢進行了重新評估。車企之間,也進行了頻繁的溝通。
面對中華汽車市場這塊大肥肉,他們展現出了驚人的默契與效率。在仔細的調查了市場之後,一大批為對付中華新興品牌而準備的a級車,在一番緊鑼密鼓之下被提到了進度之上。
不僅如此,目前在華銷售的日系a級車的換代計劃,也被提上了日程。
……
“阿嚏!”李凡愚拽過面巾紙,抹了抹鼻子。
這幾天都在產業園區裡監督新標準的實行情況,之前的感冒還沒好利索,跑來跑去的又反覆了。
生產檢驗標準的實行並不順利,因為提高了生產要求,所以一些廠子的具體生產流程也要做出相應的修改。如果是沒有生產任務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