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地的電視臺,而且兩家電視臺的觀眾合起來,幾乎就是全香港的電視觀眾了,這可是攸關全港市民的大事兒,一時間引起了香港市民的瘋狂圍觀。
而擁有獨家內幕訊息的《東方魅影》雜誌,很快就出了一期特別版,十分詳盡的結盟前前後後的事情報道了一遍。結果憑藉這一份獨家內幕訊息,《東方魅影》雜誌大賣了八萬本,創下了最高的銷售記錄,也讓《天天日報》社小賺了一筆。
而許貫武這種賺錢方法也讓麗的電視臺羨慕不已,他們也是擁有這份獨家訊息的,但可惜卻沒有自家的雜誌。而結盟之後他們又不能把這獨家訊息轉讓給其他報紙雜誌,可以說手中空有寶物卻賣不上價,當真是讓麗的一夥人羨慕嫉妒恨。
只是有心無力,雜誌也不是那麼好辦的,像《東方魅影》這本雜誌,足足虧了一年多時間,現在總算才收支平衡,一般人哪有那個耐心能堅持下來。更不用說光有耐心還不行,還要有足夠的錢來燒才行。
麗的和無線結盟,商定日後由兩家電視臺合拍電視劇。電視劇劇本由兩家公司共同挑選,並共同商定演員,導演,劇組成員等。電視劇拍攝完成之後由兩家公司競投首播權,未中標的電視臺在隨後三個月內,用之前競拍價的一半資金,獲得電視劇的重播權。所獲全部版權收益,刨除成本之外。全部按投資比例分配。
這次結盟其實相當於變相的成立了一家電視劇製作公司,只不過這家電視劇製作公司是由無線與麗的兩家電視臺共同入股,而且電視劇的製作也是由兩家聯合,雖然當中或許會產生很多競爭,但總算也是為香港電視產業走出了一條合作的新路。
麗的和無線結盟之後,電視劇的拍攝成本將大幅度降低,甚至比佳藝電視臺還要少一些,而這樣的結盟也等於形成了一個利益同盟,將佳藝電視臺排斥在外。而在結盟期間。無線和麗的都約定不會挖對方的牆角,更不會搶對方的廣告客戶。另外關於電視劇的宣傳,兩家電視臺也會通力攜手。不會為對方下絆子搞破壞。
無線和麗的雖然現在尚不能達到利益共享。但是兩家電視臺形成的利益同盟,卻也讓佳藝電視臺承擔了不少的壓力。無論是收視率方面,還是影響力方面,甚至廣告客戶方面,佳藝電視臺都很難同無線和麗的同時競爭。
再一個佳藝電視臺結成的四大盟,另外三家都不是香港本地電視臺。所以當合夥一起拍攝電視劇時,除了拍兩岸四地都喜聞樂見的武俠電視劇外,像比較貼近生活的都市劇集都不適合拍攝。
就像許貫文的鬼馬喜劇也有地域上的侷限,只在香港能取得很高的票房,但是在南洋。灣灣等地就不如程龍的功夫片。因為許貫文的鬼馬喜劇是紮根在香港本土的,他電影之中反映的是香港底層市民的生活。劇中人物說的也是香港的世俗俚語,這讓香港觀眾聽了之後很貼心,而且看到會心處會開心大笑。
但是像南洋,灣灣那邊的觀眾則因為文化生活的差異,對這些喜劇包袱的設定就不是很懂。就好像不是老一輩人很難看懂《武林外傳》一樣,認為它是胡搞亂搞不知所云。其實灣灣,南洋一帶的觀眾看許貫文的鬼馬喜劇,有時候也會產生那種尷尬。
同理如果拍攝香港市民的家長裡短的故事,灣灣,南洋一帶的觀眾就未必會有代入感,而如果拍灣灣,南洋一帶的百姓的家長裡短,香港的觀眾也未必會有代入感。沒有代入感的話是很難引起觀眾的興趣的。就好像把內地的一些鄉村電視劇如果拿到香港電視臺去播,只怕收視率也未見得會有多理想。
所以電視劇題材上面的限制,是這個四大盟的一個罩門。但對於麗的與無線結成的同盟來說,這個罩門卻是不存在的。因為兩家電視臺都在香港,所以可以就可以拍攝都市類電視劇,而且還可以把香港市民的家長裡短拍進去,而像這種肥皂劇可是家庭主婦的最愛。
再者四大盟拍電視劇,演員都來自兩岸四地,除了香港本地的演員,香港人還比較熟悉之外,像馬來西亞的演員,星加坡的演員,灣灣的演員,香港市民都不算認識,那麼靠明星的號召力來吸引觀眾,這一招就不那麼太好用。
而無線和麗的的同盟,演員全部都是這兩家電視臺的,都是香港土生土長的演員,自然看起來也順眼的多了。而且本地人看本地人到底也會有鄉土情結在,更容易對他們產生喜愛之情。而像馬來西亞,星加坡,灣灣那邊的演員,能把他們認全就好了,誰還能記得住他們的名字?!
就好像大陸八零,九零年代引進了不少灣灣,星加坡的電視劇,但除了一些比較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