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發現,申候篡改了歷史,當初的中潏防守的並不是周人的西陲,而是商人的西陲;並不是周人的盟友,而是商人的盟友。不過,申候後面的話卻是真的,作為女兒出口大國,誰知道他們將多少女兒嫁個了周圍的部落。惹惱了申候,就意味著周朝要得罪一大批戎狄部落。這樣的風險,周孝王無論如何也不想承擔。
考慮再三之後,周孝王做了一個折中的決定,一方面將成任命為犬丘秦人的接班人,另一方面又將汧渭之地封了個非子,並將汧渭之地命名為秦。養馬族秦人也以地為氏,號為贏秦,真正的秦人誕生了。
此時的秦還不是周朝的正規編制,只是個周王朝直屬地區內的一個附庸。按照當時的標準,“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候皆方百里,伯七十里,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附庸不但地方小,政治權利也少得可憐,諸侯國之間外事活動,它一概無資格參加,只能對宗主國效忠,即便如此,連正式朝拜的資格都沒有,很有點私生子的味道。
秦人雖然不多,秦地雖然狹小,但畢竟有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也有了正式的名分。夏商周三朝,秦人不是配角,就是群眾演員,他們的命運受男一號的影響很大。夏商之交,秦人變換陣營取得成功,商周之交,秦人因不識時務遭受噩運,而接下來的兩週之交,秦人走上了另一條崛起路線,叫做扶危救難。
歷史的天空還很廣闊,足夠秦人去折騰。
6。第一滴血
非子被封為附庸之後,秦人在周朝的翅膀下,幹著養馬的營生,平平安安的傳接了三代,到了秦仲這裡。
三代的時間,對秦人而言,是一段平淡無奇的歲月,但對他們的宗主周人而言,卻是一段艱苦的考驗。像任何一個王朝一樣,周朝在經歷過前期的上升,中期的繁榮之後,從周夷王開始,無可挽回地走上了下坡道。
其實在夷王之前,周朝已經顯示出一絲衰敗的徵兆,由王位繼承的混亂無序可見一斑。周共王死後,他的兒子周懿王即位,周懿王死後,即位的卻是共王的弟弟,周懿王的叔叔,也就是封非子為附庸的周孝王。周孝王死後,即位的是懿王的太子周夷王。王位繼承的混亂,必然伴隨著激烈的宮廷鬥爭和外部勢力的乘虛而入。周夷王的即位就是諸侯干涉的結果,這給周朝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先例。
周朝實行分封建制,全國按分成了許多等級不同的諸侯國。周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大範圍的周朝,是周天子領導下的所有諸侯國及其附庸的聯合政權;二是小範圍的周國,是指周天子直接管轄的諸侯國,管轄區域包括宗周鎬京和成周洛陽附近的土地。當然,原先的周國是諸侯國中面積最大,實力最雄厚的一個。周的結構類似於俾斯麥建立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周朝相當於整個帝國,周國相當於普魯士聯邦。
不同等級的諸侯國,政治權利也不相同,周禮上有嚴格的規定,體現在國際事務中的方方面面。周天子對諸侯內部君主廢立有名義上的干涉權,而諸侯對周天子的廢立卻沒有發言權。
諸侯國將周夷王扶上王位的做法其實是僭越,按照周禮是應承受處罰的,但周夷王卻無法實施,因為他本人就是僭越的獲益者。誰會為難自己呢?於是只好預設。預設的結果是,當週夷王見到那些扶立他的諸侯時,再也無法像他的前任那樣,耀武揚威、頤指氣使。
都是底氣不足惹的禍!
在共、懿、孝、夷混亂之治的時期,由於爭位的需要,朝廷散發了大量的賞賜,冊封了大量官員,造成的結果是,國庫空虛,行政效率低下,王朝威信掃地。
隨著國力的逐漸下滑,西北方向上的戎狄也更加不安分起來。他們本不是一個整體,但為了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周朝的邊防被這些戎狄部落衝擊得七零八落。周夷王組織過一些反擊,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總體來說耗時費力收效小。以周朝笨重的車兵正規軍對抗靈活的戎狄騎士,結果如何,用腳趾頭頭能想明白。
這麼打下去,總歸不是個辦法,周夷王想到了新的解決方案———以戎治戎。具體做法就是在京畿附近培植對周朝有好感的戎狄部落,或準戎狄部落,以達到保衛京畿的目的。正是由於周朝長期推行這一邊防政策,秦人才得意實現從附庸到大夫再到諸侯三級跳。
這一政策在實行初期收到了明顯的效果,比如克氏部族在周朝扶持下,成長為當地的強族,為保障周朝西部安全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後來的秦人也扮演了克氏曾經的角色。但事情發展到最後,有些強族坐大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