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2部分

做出安排,將他們中的將領調往別處,如此一來,西北鎮軍對於之後的改編,也就失去了抵抗能力,而折匯怎麼說也是領兵多年,吃些小虧也許可能,吃大虧的可能性,趙石還真沒想過。

右路軍怎麼說也可以說是三路大軍中實力最雄厚的一部,還有木華黎在北方牽制西夏右廂軍司,再怎麼想,也不會吃大虧才對。

但事情就這麼發生了,而且,種燧想救都救不了……

事情是這樣的,右路軍從綏州起兵,大將軍折匯,大將軍種遂分領兩部,沿大理河前行。

不過,大將軍種燧隨後帶兵北去,兵鋒直指西夏西南重鎮銀州。

折匯則率兵繼續向前,直抵龍州。

這是之前早就計劃好了的進軍路線,沒什麼好說的……

只是讓折匯和種燧都沒有想到的是,西夏右廂軍司的反應十分迅速,和中路軍那裡的情形完全不同,就好像,西夏人正在等著秦軍北上。

種燧醒悟的早一些,因為他在銀州城下,遇到了本應該在石州的西夏祥佑軍司主力,而右廂神勇軍司主力,在秦軍兵臨銀州之後,也開始南移,並在大軍西北方向,安下大營。

這樣的局勢,令種燧一下警覺起來,這個時候,他已經完全無法全力攻城了,而且,有著被圍的危險。

但種燧也並不著急,因為北方草原鐵騎,應該正在趕來,必然能夠將左廂神勇軍司死死拖住,甚至能讓西夏人腹背受敵。

既然西夏人最重要的兩部大軍都在銀州左近,他斷不會退兵而去,而是就地紮營,時刻監視著兩部的動靜,順便尋找戰機。

另一方面,種遂立即派人往折匯部送信,讓其迅速回軍,與西夏人決戰於銀州城下……

折匯的回信很快就來了,卻差點氣的種燧吐血,只一句,種大將軍欲與我爭功乎?

種燧雖然氣惱萬分,但他隱約已經察覺到了危險,還是耐住性子,繼續派人送信於折匯部,將銀州的情勢講的明明白白。

但折匯回信卻是拒絕與其合兵,跟西夏人決戰,不過折匯說的也有自己的道理。

那就是此時合兵,不如分兵,讓種燧率兵在銀州拖住西夏大軍主力,他則輕兵疾進,切斷西夏大軍回援興慶的道路,如此一來,將使中路大軍沒有側後之憂。

這個時候,種燧已經知道,不可能讓折匯率兵迴轉了,折匯這是鐵了心讓他拖住西夏大軍在銀州,自己帶兵去強功。

右路大軍主將不合,不相統屬的惡果,在這一刻顯現無疑。

種燧無奈,也不再理會折匯所部,只安心的等在了銀州城下,反正大軍糧草無憂,離延州又近,他不怕西夏人跟他決戰。

再說折匯一部,因大軍糧草還握在張承等人手裡,在駁了種燧所請之後,也很是惴惴了一番,唯恐種燧和張承兩人合起來,掣肘於他。

但這樣的事情並沒有發生,即便是種燧有這個意思,其實張承也是不敢答應的,因為西北軍中,多有折氏舊部,折匯麾下,又多為西北鎮軍同袍,糧草若跟不上,不定就會有人鬧起來,在伐夏這樣的戰事當中,一旦後方不穩,影響了伐夏大業,他張承有幾個腦袋也不夠砍。

(右路的戰事要費很多筆墨,大家耐心些,還有,月票看樣子沒什麼指望了,不過還是要多謝大家支援。)(未完待續……)

第十二卷千秋功業需百戰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猶豫

(感謝書友hata625的打賞,多謝支援,三更了,阿草努力中……)

折匯率領六萬大軍,糧草無憂之下,輕取龍州。

這個時候,他面臨兩個選擇……

一個是沿古長城向東北進兵,直取橫山城,另外一個,則是沿古長城向西南進軍,兵發洪州,過洪州之後,經烏延城,繞過橫山,沿長城西進,取鹽州。

到了鹽州之後,前面是大片的戈壁灘,過了戈壁灘,便能與中路大軍匯合在靈州城下了……

很容易就能做出的選擇。

因為西進之路太過遙遠,還要經過大片的戈壁灘塗,糧草飲水完全跟不上,這樣的進兵路線,自古以來,也沒有過。

於是,大將軍折匯幾乎沒有任何的猶豫,便留下一千兵馬駐守龍州,自己則率兵沿著古長城直取橫山城。

守衛橫山城的不用問了,此地向為橫山諸部所有,多年以來,銀夏的糧草,都是經過這裡,運往橫山之內,供橫山諸部享用,駐兵這裡的正是享譽西北的步跋子。

在折匯想來,這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