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什麼福建兵馬新近大勝,軍心士氣正是可用之時。
南京鎮守太監和兵部尚書頂不住南京各方的壓力,他們也知道如果反著做的話,怕是調集兵馬,籌備後勤糧草,事事都會被拖延到死,反倒是不如順應民意的去南方打上一場,畢竟都是所謂的華州軍,打敗一隊是一隊。
而卻每天的幾百里加急不斷的傳來北方失敗的訊息,自己這邊如果取得勝利,可是升官發財的資本啊,他們也都是有些意動……
不過等到這些兵馬在泉州和漳州之間崩潰,福建失陷的訊息傳到南京城之後,所有叫得兇的人全部都是偃旗息鼓了,南京城內的各個衙門還有書院之類的地方,很是安靜了幾天,很有些雞飛蛋打的味道。
接下來,城內又是暗潮洶湧,從前華州的密探們也在城中散發傳單帖子,闡明華州對商人的態度和政策,當時無人理會,或者嗤之以鼻,現在都被拿上來很正式在研究觀看。
嘉靖二十三年的十一月,巨大的戰艦出現在南京城外的江面上……
第六百二十七章 未戰先亂
在長江從入海口到南京一段,還是可以行駛五千噸甚位的船隻,放到嘉靖年間,那時候世界上噸位最大的船隻不過是一千五百噸左右的左右,逆流而上當然沒有什麼問題。
華州的艦隊最大噸位不過是一千二百噸左右,這種大艦,都是在守備華州本島和夷州,來到長江之上的有十艘六百噸,和三十艘三百噸的戰艦。
可是南直隸的船廠在海禁的時候都已經被焚燒殆盡,大船已經是多年未見,而且從嘉靖五年就開始的掩耳盜鈴一般的海禁,明明海上到處都是海商和倭寇們的私船,但是大明上下一副海上無有寸板的模樣。
水師請求兵部要求修築海防,整修戰船,但是兵部說的明白,現在海上無有船隻,都以被禁止,海防和戰艦有什麼用。
一邊這麼做,朝中官員的家屬在海上大作生意,凡是有頭有臉的官員,家中和海上都是有這樣那樣的關係,人人接著海禁的機會偷稅漏稅大發其財,和海禁的朝廷逐漸有矛盾,和控制海上商路的華州關係越來越密切。
然後事情就簡單了許多,華州艦隊在長江口出現的時候,沒有看到明朝的水師和岸防,岸上駐防的明軍在那裡大聲的吆喝,卻沒有什麼辦法,岸上的南直隸幾衛人馬實在是無奈,只能是在岸邊架上火炮準備轟擊。或者是用小船裝上柴草,點燃之後,放入江水之中。已希望阻礙華州艦隊。
明軍所做的努力。在華州的艦隊開啟兩側地炮門之後,一切都是煙消雲散,岸上地火炮和工事。凡是在火炮射程之內的都是被一掃而空,那些著火的小船地在湍急的江水之中根本無法控制方向。
南京許多人已經是很久沒有看到這樣大的船了,上城牆來觀察敵情的南京兵部侍郎的呆呆的看著江面上地大船,渾身上下提不起一點的力氣,在城牆上的那些士兵和軍官的狀態也好不到哪裡去,都是僵硬的站在城牆上。
南京城是大明朝廷統治江南的中樞。一切規格都是按照京師來建造,或者用更準確的描述來說,京師的樣本實際上就是南京,畢竟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成祖朱棣靖難之後才遷都京師。
時間又先後,京師照著南京城來建造,這裡是大明地經濟中心,大明對江南半壁江山的統治核心。
南京城內外也可以調集起十萬左右的兵馬。也都是天下間數得著的強兵,當然這個強兵也僅僅是相對於大明地兵馬而言。
四十艘船,也就是八千人左右的規模,按理說南京城內還有可以抵抗地餘地。南直隸還可以從山東,河南。江西和浙江調動兵馬勤王。
此時的南京城能夠調動的兵馬不到兩萬,即便是調動周圍的勤王兵馬,也就是能調動三萬左右的兵馬,可惜能調動的也都是些老弱殘兵,平日裡面都是用來種地的。因為江南軍隊的精華差不多都被在福建打散了。
船隻停在長江之上,兩岸沒有什麼兵馬敢去撩撥對方的鋒芒,可這個船也不去進攻南京城,就在那裡等著。
南京城中六部官員,守備衙門還有鎮守太監在那裡著急的好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卻拿不出什麼規程,派出一批批的信使去往各地調兵,但是這個調動卻是病急亂投醫,北方大部分的兵馬都是被調往天津衛和薊縣一帶佈防。
南方,南方的兵馬都在福建了,雲貴和廣東的兵馬一時半會根本過不來,其他的兵馬已經是沒有了。
福建大敗的訊息並沒有那麼快的傳到南京城,因為台州和杭州一線的路程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