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都是看不出來。
附近的簡陋的倉庫都是被利用了起來,京師商團們的船上都是裝載著此次需要的給養,卸下來之後放入了倉庫之中,周圍的無用的民房都是被拆卸下來,木板作為燃料,石頭什麼的作為建築材料。
四千名士兵除了兩千人駐紮在港口之外,其餘的兩千名分成兩隊,每隊在一百名騎兵組成的前導面前,緩慢的朝著前面推進,也算是摸摸周圍的情況。
仁川是漢城的門戶,也就是八十里左右的路程,朝鮮國雖然是羸弱異常,但是這種情況還是不得不打的。仁川城守派出的快馬已經是朝著漢城急奔而去,報告緊急的情況和要求援軍。
朝鮮人始終是沒有想到會有人在仁川登陸,因為這附近都是大明水師的防禦範圍,這也是此處並沒有太多兵丁的原因,大部分的兵丁都是在漢城以南地方駐防,因為日本的九州諸侯們把朝鮮南部當作糧倉,隨時的過來搶掠一番補充自己,難免會更深入一點,從唐朝時候日本在朝鮮南部的設立日本府開始,那都是日本侵略朝鮮的畢竟之路。
至於北面,基本沒有什麼防守的必要,這裡和仁川港的理由差不多的,大明的軍隊若是打過來,難道還能抵抗嗎?
現在在位的是朝鮮的所謂中宗大王,國家小,自然也就有國家小的好處,江峰的部隊上午登陸,這位中宗大王在下午就接到了訊息,聽到訊息之後,這位國王差點翻到在席子上,因為朝鮮當時沒有什麼凳子的說法。
好不容易平靜下來之後,才緊張的詢問:
“快讓衛隊去準備,孤現在就要出城……”
下面的使者頓時是熱淚盈眶,多麼出色的國王啊,居然要率領軍隊出城和來犯的敵人出城決戰,不過顯然,聽半句話的習慣是很不好的,朝鮮的中宗大王繼續緊張的說道:
“去平壤,快去準備,快去準備。”
邊上的幾名大臣有些看不下去,特別是大匡輔國崇祿大夫李仁弓,他可是兩班的首領,朝鮮境內一等一的大貴族,可以說朝鮮的國政基本上都是由他這個大臣確定,然後才由國王頒佈下去的,而且也算是經歷了幾朝,自然是沉穩許多,看到中間的中宗大王如此窩囊的表現,禁不住咳嗽了一聲,中宗大王立刻是不出聲了了,李仁弓緩慢的說道:
“看到來犯的敵軍是那裡來的嗎,是大明的還是日本的?”
這一句話頓時是問住了在那裡的使者,所有人都是逃跑的好像是兔子一樣,誰還會大著膽子去看看對方來了多少船,來了多少人。看到使者在那裡吭哧了半天都是沒有出聲,幾位大臣頓時以為自己瞭解到了事情的真相。
大匡輔國崇祿大夫李仁弓在那裡語速禁不住加快了一些,開口對著朝鮮的中宗,其實是自己下命令說道:
“老臣覺得應派折衝將軍帶領人馬前往,老臣看對方也就是些大膽的海盜,趁這些膽大包天之徒立足未穩,正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這句話一說出來,周圍的文武官員們紛紛附和贊同,那邊的被點名的折衝將軍還沒有等到所謂的中宗大王下令,已經是出列領令,不管是朝鮮國王還是下面的大臣都覺得此事理所應當,看不出什麼逾越的問題。
雖然在這個小朝廷上還不知道來犯的人到底是誰,可是在漢城之內已經是飛速的傳開了各種各樣的謠言,人心惶惶。
調集兵馬需要的時間不斷,儘管各級都是給這個折衝將軍大開方便,可是最早還是要第二天的中午才能出發。
此時的仁川城外,六匹馬拖拽的一尊火炮已經是調整了角度,對準仁川的城門,點燃了火線……
第三百零三章 萬惡的開端
三六年的時候,在朝鮮半島的朝鮮族人還有四百萬,五年之後的文獻之中,我們再也找不到除了平壤保留地之外,任何關於這個民族的記載,現在我們所說的朝鮮人大多是從明朝立國時候就生活在北方的漢人,而所謂的古朝鮮人現在只有二十萬左右,剩下的大多是融合在漢民族之中
——《近乎消亡的古民族》
運到東北的朝鮮奴隸,在墾殖莊園主和京師商團的非人待遇下,有六分之一的朝鮮人在移居的頭三年死去,大多數人活不到二十年。每運到關外二個奴隸,要有三個奴隸死在追捕和販運途中。在長達一百年年奴隸貿易中,估計從朝鮮運到東北的奴隸大約為二百五十萬。
整個朝鮮半島損失的人口約為四百萬,相當於目前居住在朝鮮半島上的漢族人口的三分之一,當然現在我們都把他叫做樂浪省,奴隸貿易使當時的樂浪省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