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學者減少後顧之憂,把精力集中在科學研究上。同時,也想讓他們的外國同行知道,中國有能力留住自己的學術精英。一直微笑著的老人忽然嘆了一口氣:“可惜,我們以往的條件太差,優秀學生大部分出國了。像我們專業,很難招到北大自己的碩士、博土。但是,一個研究人員,最容易出成果的時候,恰恰是作博士和博士後時期啊! ”
留美的舒紅兵教授在《自我介紹》裡,也談到了回國的動機:“雖然我(在美國)有一個完全獨立的教授職位,一個好的研究環境,一份高的年薪,還有我從來不看重的綠卡;但我從出國的那一天起,就想著回國效力。只是等待機會罷了。”
北大方正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陽振坤教授,是北大應聘者中惟一沒有國外留學和工作背景的人。他說,“特聘教授”對於他更多地意味著榮譽,甚至壓力。佘振蘇毫不猶豫地表示,“如果我不能受聘,那麼這項計劃會有問題。”
北大力學與工程科學系64歲的武際可教授認為:科學是需要很多人合作的事業,僅有少數“特聘教授”是不夠的。特別是跟“特聘教授”一起工作的人,會感到難以平衡。
37歲的博士生導師王健平說,目前(1998—1999年度)年輕教授、副教授500…1000元的月收入,與“特聘教授”近萬元的月收入,十萬元年薪,實在不成比例。這種反襯,不是說“特聘教授”的待遇太高了,而是普通教師的待遇太低了。“國家教育、科技事業的振興,應該是政府長期的職責,而不能寄希望於這種特殊時期的特殊政策。北大2000多教師,800教授,特聘教授畢竟只有13人……”北大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助理許振洲副教授說到這裡,和他一起教書的妻子插話:“這當然是件好事,至少社會的焦點又轉向了教育。”
。。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開始新紀元(2)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的強勁推動力
一批長江學者已經成長為科教帶頭骨幹。據初步統計;有12位長江學者分別於1999至2003年間當選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有34位長江學者擔任了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職務;還有許多長江學者主持承擔了大量的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專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
2004年,###與香港李嘉誠基金會密切合作,決定自2005年至2009年繼續實施“長江學者成就獎”,並將“長江學者成就獎”實施範圍擴大到港澳地區高校和中國科學院研究機構,每年計劃評選一等獎一名,獎勵人民幣100萬元,二等獎三名,每人獎勵人民幣50萬元,獎金仍由香港李嘉誠基金會全額捐贈。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作為一種新的措施;推動我國的高校解放思想、轉變觀念; ;這種示範和導向作用是人們始料未及的。此後,全國各地高校紛紛按照“特聘教授崗位制度”的思路,改革了人事分配製度。繼“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之後;廣東、福建、四川、湖南、山東等省分別開展了珠江學者計劃、閩江學者計劃、天府學者計劃、芙蓉學者計劃、楚天學者計劃、燕趙學者計劃、泰山學者計劃等。北京、天津、黑龍江等省市許多高校也相繼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高層次人才選拔和引進的辦法。吸引、集聚高層次人才發揮作用的新制度、新環境,正在高校逐漸形成。
相當多的高校為特聘教授尤其是直接從海外應聘的特聘教授提供了200萬或更多的科研配套經費,並積極為他們建立高水平、國際化的實驗室。例如,浙江大學為每位特聘教授提供200萬元科研配套經費和30萬元住房津貼,並視其工作情況對科研配套經費予以追加;為特聘教授提供了總計2400平米的實驗室;不限制特聘教授招收研究生名額;為特聘教授配備科研助手、行政秘書,組建學術梯隊,並從學科配套經費中提取10%由特聘教授掌握作為梯隊成員津貼發放。又如,復旦大學為每位特聘教授提供了50…100萬元的科研配套經費、30萬元購房補貼、20平米以上辦公用房、100…500平米以上實驗室;允許特聘教授在國內外自主選聘科研助手、在校內自主選聘行政助手;實行特聘教授學術休假和短期休假制度;設立特聘教授醫學專家健康諮詢熱線,等等。
1999年轉折點:崗位聘任和津貼制度(1)
我國知識分子待遇大幅度提高的轉折點,是在1999年秋天。
這一年全國的高等學校紛紛以“津貼”方式增加高階知識分子的收入。例如:上海市復旦大學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