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來報告。李斯還以為趙高是個忠臣,就很高興地答應了。
法家·學者·政治家(4)
過了幾天,正當胡亥玩得高興的時候,趙高卻派一宦官急傳李斯入見。李斯穿好朝服,疾趨入宮,沒想到正撞在胡亥的興頭上,迎頭遭了一頓訓斥,只好回去。這樣往復三次,胡亥就十分氣惱李斯,怪他敗壞了他的遊樂之興。趙高趁機讒毀李斯說:“假造詔書讓您當皇帝的事,李斯也參加了,他本以為功勞很大,皇上會封賞他,現在未能如願,就心懷不滿。現在接連求見,恐怕不懷好意,要多加提防。再說外邊風傳他與長子李由合謀反叛,雖未有確實,但關東盜賊猖獗,李由並不奮力撲擊,就是絕好的證據,請陛下下令拘捕,不要猶豫了。”胡亥雖然糊塗,但畢竟還知道事情重大,就先派人調查。趙高暗地裡囑託使臣,讓他們誣諂李斯。
到了這時,李斯聽說有人在調查自己和兒子李由,才知道中了趙高的計。他立刻上書,歷數趙高的罪狀,希圖挽回敗局。但胡亥看了奏章以後,十分氣憤,說:“趙高為人清廉,下知人情,上適朕意,朕不任趙君,將任何人?丞相心虛,還來誣劾趙君!”當即把李斯的奏章擲回。
李斯見胡亥不聽,就去聯絡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聯名上書,請胡亥罷修阿房宮,並有隱斥趙高的語意。胡亥這才真正動怒,在他看來,天子富有天下,無論怎樣享樂都是應當的事情,而臣子不能平定盜賊,不能為君分憂,實屬不該。李斯沒想到自己獻上的“督責之術”在這裡“督責”起自己來了。再加上趙高在一旁慫恿,胡亥當即下令逮捕三人,一併罷官,下獄論罪。馮去疾、馮劫不肯受辱而自殺,李斯卻貪戀富貴,不肯就死,被趙高打了一千多杖,竟致昏過去。李斯曾上書申冤,但被趙高截留。李斯受不了嚴刑拷打,只好招供。長子李由又已戰死,正好死無對證。於是趙高就輕而易舉地羅織了一件謀反大罪。胡亥見了案件材料以後,十分讚歎地說:“多虧趙卿破了這一大案,否則後果真是不堪想象了。”胡亥令李斯受五刑,誅三族。李族的子弟族黨一併逮至市曹。李斯哭著對次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出上蔡東門,趕捕狡兔,已不可能矣!”
李斯先被在面上刺字,再割去鼻子,截去左右趾,然後殺頭,最後從腰中斬斷,砍為肉泥。其餘族黨一併處斬。這就是中國第一位集政治家、權謀家、學者於一身的人物的最後下場!
縱觀李斯的一生,為秦始皇統一中國出謀劃策,為建立郡縣制力駁群儒,其功勞確有不可埋沒之處,但其原發動機卻並非為了國家、百姓,甚至也不是為了哪一個朝代、君主,而是為了自己的權勢名位,故其一生也劣跡斑斑。害死韓非,阿諛奉迎等姑且不說,只促成“焚書坑儒”一事,已夠他萬世也不得翻身了。李斯謀取名利富貴確有其術,只是抽身不及,弄個全族覆沒,不免令人嘆息!不過,似乎更值得嘆息的還不在這裡,為什麼傳統的中國就很少有真正的憂國憂民之士呢?為什麼學者的憂國憂民,一旦做了官,就變成憂身憂家了呢?更何況到處都是李斯這樣的不惜任何代價換取功名利祿的人!封建官場真是一口靈魂的大染缸,把整個民族都染換了顏色!
但說句公道話,李斯畢竟是讀書人出身,還殘留著一絲正直和誠實,否則,他就不會中趙高之計,前去勸諫胡亥了。與趙高相比,既可看出讀書人的本色,又可以看出,真正的讀書人永遠成不了到家的權謀家,因為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總有一絲正義和善良不絕如縷,就是這一絲善良和正義,就足以使他們從封建官場上敗退下來!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不戰而勝(1)
什麼樣的戰爭才算是最成功的戰爭?怎樣才算是戰爭的最高境界?兩千多年前的大軍事家孫子對這一問題已作過明確的論述。他在《孫子兵法·謀攻》一篇中寫道:“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孫子看來,能夠拼力打敗敵人,實際上算不了什麼,僅是戰爭中的勝利者而已,談不上有什麼境界。能夠完整地攻取敵人的一座城市,而沒有太多殺傷,也算不了什麼,只是戰術策略運用得當而已。至於戰爭的最高境界,是不用動刀槍就能使對方投降,實際上就是沒有戰爭。從這一點看來,孫子雖是大軍事家,但他的根本目的是消除戰爭、否定戰爭。這的確充滿了古代人文主義色彩,聽起來是十分動人的,但真正能達到這一境界的又有多少人呢?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說不用透過戰爭的手段,只透過外交的方法,或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樹立起國家的威望,使別國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