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周揚起初還真以為他在唸什麼咒語之類,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在哼唱著小曲,不禁為之芫爾。

但蔡邕卻一臉專注地聽著小曲,並把其中歌詞唸了出來:“小子要進城,兩土不可得,落草斬一日,重現好天氣。”

周揚總覺得有些彆扭,卻想不通其中意思。

李毓解釋道:“小子便是‘孫’字,‘堅’字屬土,漢亦屬土德,兩土不可兼得;落草暫一日,正是‘曹’字上半部,重現好天氣,正是隻留下一個太陽。此曲就是暗指孫堅入城,就會像董卓那樣一朝兩‘土’,而曹操入城則會讓天空只有一個太陽。”

周揚乾笑了幾聲,暗想這也能算是歌嗎?

不過孫堅入城後會怎樣,倒是無人知曉,但曹操若是入城,那天空確實只會有一個太陽,那就是照耀著新朝代的太陽,而不是漢獻帝的太陽。”

李毓道:“在下把這小曲流入城中,使男女老少都會哼唱,然後再由蔡先生出面解釋此曲意思,讓朝廷既要顧忌百姓言論,又要擔心孫堅變成第二個董卓,使孫堅無法入城。”

周揚本想說後兩句唱曹公是會恢復一個太陽的天空,這會不會像披著羊皮的狼一樣,讓人更加擔憂呢?

不過他始終還是把話吞入腹中,畢竟挾天子以令群雄的事情,是一件還沒有發生的事情,現在還不能透露給他們知道,以恐生變。

“沒有理由,就製造出理由,虧你想得出來。”周揚笑著看了李毓一眼。

同時想起了當日徐榮幫他編的詞,什麼“門中吉,意揚揚,洛陽出了個好周揚。”還有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這種當時對董卓暴政的極度痛恨的童謠。

原來看似不經意的小曲小調,反而更容易讓群眾耳熟能詳,深入人心。

這就是為什麼街道上,經常播放的都是些流行歌,卻不可能聽到貝多芬交響曲,並不是說貝多芬的音樂不如流行歌,正是這相同的道理。

李毓看似散漫的樣子,其實卻極懂得抓住群眾的心理,這讓周揚再次對他刮目相看。

翌日,周揚走在長安街道上,卻沒聽到有人在哼唱那什麼“小子要進城”的小曲。

到了第三天下午,依然看不到城裡有什麼變化,不禁心裡有點失落。

這段時間他除了在街道上晃悠之外,也經常跑到司徒府去探聽情況,才知道明天孫堅就要進城,董承、王允等人都在準備到城東去迎接了。

如果這小曲流行不起來的話,那蔡邕就沒辦法出面向朝廷建言了,眼看著離孫堅入城的時間越來越緊,周揚心急如焚,卻又四處找不到李毓。

他越著急,就越覺得時間過得太快,轉眼間到了第四天,終於聽到城南的貧民區躺著幾個乞丐,嘴裡唸唸有詞,細一聽正是李毓作的那首小曲。

周揚這才記起,自己竟有四天沒去關心司馬兄妹了,但此時卻無暇多想。

難道李毓就只靠著這城南的幾個乞丐,就想讓一首小曲傳遍長安嗎?

晌午時分,城東站滿了以董承、王允為首的諸多官員,看來孫堅入城已經變成無法改變的事實了。

周揚失落地站在街道中央,望著這些人的背景,等待著這支紅色軍隊的到來。

第九十二章:兩邊皆敵

城東,以王允為首的諸多官員,早已在城門口等著迎接孫堅軍的到來。WWw!

自從漢朝經歷數代宦官亂政,一直到董卓入京以來,朝廷早被掏空國庫,跟本無力對抗西涼亂黨來襲。

正因如此,這些大臣們才會如此重視孫堅這支強悍的軍隊。

周揚看著眼前這番情景,不禁心中苦笑,就算那李毓的小曲,再加上蔡邕的建言,可能也沒辦法改變這個事實。

此時,街邊一名年近六旬的老者,在數名書生的陪同下,緩緩走向王允。

周揚馬上認出對方,正是四天前河邊小屋的主人蔡邕。

王允與諸官們對這不喜官場的文學大家的到來,都感到頗為訝詫,雙方互相行禮之後,便恢復了常態。

由此可見這蔡邕並不善於官道,所以才不見有人對他的到來有多重視。

然而蔡邕卻不以為忤,語氣平和地道:“請問諸位大人怎會在此?”

董承有些不奈煩地道:“蔡先生看來是久居小屋,對於外界的事情竟渾然不知,如今整個長安城的誰不知道,孫堅軍即將到來。”

“如此說來,諸位大人是在這裡迎接他了?”蔡邕故作奇怪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