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6部分

掛出來了,莫非皇上又要坐龍庭了?

正是這樣。七月一日凌晨,在張勳、康有為等一班文臣武將的簇擁下,十二歲的溥儀再次登基做皇帝,宣佈正式復辟。同時,一道道的復辟詔令接連頒佈:改國體為君憲制,改國號為大清帝國。廢止西曆,奉夏曆為正朔,改民國六年七月一日為宣統九年五月十三日。廢除新刑律,恢復宣統元年頒佈的舊刑律。

新內閣也公佈了。張勳為政務總長兼議政大臣,洪憲帝制骨幹張鎮芳為度支大臣,雷震春為陸軍大臣。接著便是委派各省巡撫、提督,授徐世昌、康有為為弼德院正副院長,授瞿鴻機、升允為大學士,封張勳為忠勇親王,封黎元洪、馮國璋、陸榮廷為一等公。所有大清王朝一切禮儀概予恢復。

黎元洪原以為張勳是幫他調和政局的,卻不料辮帥來這麼一手,他寫了一道起用段祺瑞為國務總理的命令,並責成段舉兵討逆,派秘書火速送到天津段的手裡。在總統府裡召開了一個應急會議後,黎化裝躲進了日本公使館。段祺瑞偕同梁啟超連夜來到天津南郊馬廠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決定成立討逆軍總司令部,段自任總司令,梁等任總部參贊。

北京的這場變局不僅得不到楊度的支援,反倒使這個研究憲政十餘年、一再聲稱忠於君憲信仰的曠代逸才猛然間清醒過來。張勳玩弄的這場君憲把戲,無非是借一個皇帝的名號來為自己取得宰割天下的合法權利。他以遍地皆是的大大小小的官職滿足那些利祿之徒的慾望。至於廢止公曆,一切採用舊儀,起用一大批行屍走肉般的舊人,則完全暴露了張勳等人逆時代潮流而動的愚昧無知。這哪裡是在行君憲,這簡直是一場醜劇鬧劇,是一次歷史的大倒退,是野心家們掛羊頭賣狗肉的大暴露。失敗是毫無疑義的。

前清的君憲由於滿人的極端狹隘自私而付之流水,洪憲的君憲由於袁世凱的用人錯誤而毀於一旦,這是第三次了。君憲制在英國、德國、荷蘭取得了卓越成就,在日本更贏得了無比的輝煌,但在中國卻是三次失敗的記錄。

回憶三次失敗的歷史,楊度對中國的君憲徹底失望了。因為張勳這段時期來與自己的特殊交往,他擔心隨著政變的失敗,人們又會將矛頭指向他,懷疑他在背後策劃,應該在他們鬧得最兇的時候公開表示自己的態度。

楊度給黎元洪、李經羲、馮國璋、陸榮廷及各省督軍、省長以及張勳、康有為發了一個電報,指出由共和改君憲,其勢本等同逆流,必宜以革新之形式進化之精神,才能得到中外之同情國人之共仰,使舉世皆知此改變為求一國之治安,不為一姓之尊榮。而這次事變,完全與革新進化背道而馳,本人決不能贊同。最後,他以極為沉痛的心情向世人宣佈:

所可痛者,神聖之君主立憲,經此次之犧牲,永無再見之日。度傷心絕望,更無救國之方,從此披髮入山,不願再聞世事。

他又將這份電報發給最近在廣東成立的護法軍政府首腦孫中山、岑春煊、唐紹儀、章士釗等人,向革命黨人表示自己與陳腐勢力徹底決裂的心跡。

正如楊度所預料的,張勳和他的辮子軍根本不是段祺瑞和討逆軍的對手。雙方只打了兩次仗,前者便徹底敗給了後者。博儀傀儡小王朝僅只在中國歷史上生存了十二天。七月十二日,北京城的龍旗重新讓位給五色旗。

共和雖然再次戰勝了帝制,但中國的政壇一點兒也沒有平穩。圍繞著黎元洪的總統、段祺瑞的總理、程璧光的海軍總長、伍廷芳的外交總長等一系列人事問題,政壇上又展開了慣常的爭鬥傾軋。中國的政局,令中國四萬萬百姓頭痛,也令世界文明國家的人民不可理解。楊度由極度的傷心終於到了完全的絕望,而這時靜竹的病情又日趨惡化,更令他寢食俱廢。

這一年多來,靜竹因心情抑鬱病情一天天加重了。自從湘綺老人死後,楊度開始研讀老莊,心境平和多了,對靜竹的關懷也多了。靜竹心裡得到不少安慰。但終因病勢太重,藥力不能濟事,這一個月來她完全臥床不起了。在幾次昏迷之後再度醒過來的時候,她回顧二十多年來與皙子之間的悲歡離合,分析皙子的才情性格,尋思著要為皙子在今後的歲月裡挑選一條合適的道路。

靜竹太愛皙子了,愛得銘心刻骨,愛得生死不忘。儘管皙子為他們之間的愛情生涯多添了一段不偷快的插曲,儘管她曾經哀嘆聖潔的愛情之花已經凋謝,甚至想到以死了結。但現在面臨死亡的到來,靜竹卻分外地眷戀生命,珍惜人間愛情,直至寬諒皙子的過失,希望他後半生不再受挫折,不再走彎路,平平順順,快快樂樂。

仔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