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如何?”承乾問。
房玄齡看皇帝的態度有所鬆動,當下心中高興。“陛下,臣以為首相的提議很不錯,以此方案,朝廷收回發鈔權,將糖酒瓷器等列為特別商品,多徵稅收,增加了收入,而茶農茶商等雖利潤減少,但不至於受到太大影響。”
影響肯定是很大的,但既然如張超這樣最大的茶商、糖商、瓷器商都願意退讓,那麼朝廷有何理由還要步步緊逼不肯退讓呢。
翰林院長馬周也贊成張超的這個計劃,互退一步。
大家都不願意就此僵著,更不想看到皇帝的詔令再一次被駁回。駁回一次,那麼還沒什麼。
可皇帝詔令連續兩次三次的被駁回,這就是要出大事了。
現在張超主動提出一個臺階,當然是好事。
房玄齡和馬周兩人都帶頭靜態,褚遂良、岑文字、許敬宗等也都同意。
承乾望向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臉上沒什麼表情,其實心裡還挺鬱悶的。
好不容易才下定決心,要硬剛一波,結果張超一道奏章,就把這事給平息了。
現在張超已經給出了這麼好的條件,承乾也沒有理由再堅持。
再堅持,那承乾雖是皇帝,可也不佔理。
之前承乾想硬剛,那是他佔著理。
一拳揮出,用盡了全力,本以為能傷到對方。
結果倒好,一拳打在了棉花裡。
房玄齡趁熱打鐵,要求在御前會議上,就根據張超的提議,寫成兩道新的提案,一道就是鑄幣和發鈔,一道是將糖酒瓷器等幾樣商品列為特別商品加徵兩成特別稅,並按茶葉一樣推出票引制度。
承乾無法反對。
再反對,那就是無理取鬧,而且那是張超的退讓,他必須得慎重考慮。
心裡還是有些不甘,可最後想想,這次的鬥爭似乎是他的勝利。
張超都退讓妥協了,也是時候見好就收。
當下承乾點頭同意。
於是經過一番仔細商議後,達成了新的提案,基本上就是以張超的這個提議為基礎。
翰林院長馬周這次親自草詔,房玄齡更是當堂用內閣印。
科院的六科給事中,也都在場,他們也都表示回頭就透過。
原本僵硬不下,現在卻迎刃而解,十分順利。
大家都鬆了口氣,總算沒有弄到無法收場。
會議結束,承乾留下了長孫無忌和高士廉、宇文士及、楊仁恭幾位宰相。本來那幾位都已經年邁,可為了避免朝中盡是張黨,承乾也是煞費苦心的挽留他們。
“恭喜陛下,這次張黨終於是退讓妥協了,陛下贏了一仗。”楊仁恭笑著向皇帝祝賀。
承乾卻搖頭。
他並不覺得這次是贏,更你是張超在讓,還是那種小孩子哭鬧,然後大人隨意給點糖果的那種安撫。
張超還把他當成孩子。
他以為自己是胡鬧,卻不是把自己當成君主。
看看今天御前會議上的那些人,內閣和翰林院還有上院,之前自己擺出那樣強硬的態度,他們都不肯退讓一步。
可現在張超一封信,他們卻立馬退讓了。
這些人的眼裡,張超比他這個皇帝說話還更管用。
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也是一個讓人惱怒的發現。
“這個事情,就這樣辦吧。”承乾絲毫沒有打贏勝仗的喜悅,只是覺得索然無味。
贏了又如何,那不過是張超讓的。
“陛下,蘇烈張北大捷,上書請求繼續北伐。”宇文士及提起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聽到這事,承乾又是覺得頭痛。
大破薛延陀,擒夷男可汗,殲敵十萬,又得回紇和契苾歸附。這本來是一件天大的喜訊,可偏偏打贏這仗的是蘇烈,張超門下大弟子。擒拿夷男的,也是張超弟子薛禮,連奪得夷男大纛的都是張超弟子高侃。
那邊王玄策剛剛授封為郡王,這邊絳郡王蘇烈又立下這麼大一個功勞。
早知道就不該答應讓蘇烈前統兵。
“蘇烈立此大功,朝廷當加賞,臣以為,可加封蘇烈為樞密副使,讓他回京。”
承乾眼前一亮,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那調誰接任呢?”
“樞密副使屈突通老元帥忠心耿耿,可擔此重任。”
承乾對屈突通的印象很好,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