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他們想錯了。郭業還沒有主動請辭呢,一場空前的官場風暴襲來,令他們完全顧不上再排擠郭業了。
李二陛下已經開始了朝堂的大清洗。
首先,魏徵上表,以年老體弱為由,乞骸骨。李二陛下略微挽留,也就準了。
朝廷上下誰不知道,魏徵雖然快六十了,但是身體很好。這下子主動請辭,不用問,那是被逼的!被誰逼得?那還用問,李二陛下唄。
這還沒完,緊接著吏部尚書孔穎達,也在李二陛下的暗示下,上了乞骸骨的奏摺。
最後,李二陛下還下了一道聖旨,令吏部清理六十歲以上的四品以下官員。
空出來這麼多位置,誰來代替他們呢?
郭業被從禮部尚書調到了吏部尚書的位置上,至於他的禮部尚書一職,則由中書侍郎岑文字接任。魏徵的中書令一職,則暫時空置。李行廉以中書侍郎之名,暫時負責中書省的日常事務。
王圭的門下侍中一職,則被李二陛下下旨取消了。從此以後,門下省由四個門下侍郎一同負責,
另外,空懸了幾年的兵部尚書一職,也有了主人,那就是大老黑尉遲恭。
至於被清退的年老官員,則由吏部選派能員代替。
文武百官,見到這幾份諭旨,又是一陣心寒。即便是作為此事最大受益者的郭業,也感到大大的不妥。
他當然知道,李二陛下此舉的目的,是加強對朝堂的控制,然後,再推行他那個真正一統天下的計劃。
但是這番人事調動,也實在太離譜了。
先說尉遲恭,大老黑打仗是有兩下子,讓他當個領兵大將毫無問題。但是他不識字啊,兵部要負責兵員的調動,糧草的配送,尉遲恭這個大老粗如何能幹得了兵部尚書?
再說自己,根本就不是當吏部尚書的材料。吏部尚書,有天官之稱。負責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員。換算到後世來說,那就是廳級以及以下的官員,可以一言而決!
這個官職太重要了,也太敏感了。不是德高望重之人,怎麼可能坐穩這個位置?
這可不是不良人,派楊鳳怡去武力威逼一下,就差不多了。這個位置上,需要的不是武力,而是威望!而自己呢,威望是沒有,臭名倒是聞名於世!
自己當吏部尚書,怎麼可能讓下面的官員心服口服?還有,原來的吏部尚書乃是孔穎達,自己和孔老頭的關係可不錯。這次相當於自己搶了他的吏部尚書,以後見了他,可怎麼交代?
更嚴重的是,自己還要負責清退年老的官員,這個更是吃累不討好的差使。那些上了年紀的官員,給自己來個一哭二鬧三上吊,自己可怎麼應付?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郭業見了這幾份任命,看到的是李二陛下為了推行自己的一統天下的大計,用力過猛,官職所授非人。
朝堂之中的其他官員,卻是從另一種角度理解這些調動。
死了的王圭,被罷斥了的魏徵和孔穎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喜歡給李二陛下提意見。
李二陛下不管王圭的死活,勒令魏徵和孔穎達退休,這說明什麼?說明他不想在朝堂之上再聽到反對他的聲音。換言之,李二陛下在一代昏君的道路上,開始漸行漸遠……
尉遲恭當上兵部尚書,人們並不怎麼反對。大老黑人緣不錯,大家都知道他雖然雖然口無遮攔,但是沒啥壞心眼。對於他的升官,人們都是樂見其成。
至於尉遲恭對兵部的影響……這個官職空懸幾年,兵部都能正常運轉。即便尉遲恭不識字,只要不管事,就不會對兵部有什麼危害。
對於郭業當上吏部尚書,人們的心情就十分複雜了。
他們一方面是憤恨奸賊得勢。另一反面,卻是更加確認郭業就是李二陛下的私生子。李二陛下把他從禮部尚書調到吏部尚書的位置上,這是準備傳位了!
本來,郭業已經掌握了長安城的兵權,現在又掌握了全國地方官的人事權!稍微經營幾年,那就是個小皇上。李二陛下再想傳位,就更加順理成章了。
眼睜睜地看著郭業前途無量,官員們開始兩極分化了。一部分的官員再也不敢疏遠郭業,秦國公府門前每日裡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但是還有一部分官員開始心灰意冷。當今天子,越來越昏庸無道。至於他的繼任者,更是害死一代清官的罪魁禍首。可以預見,不久的朝堂之上,定然是奸佞當道,好人遭殃。
聖人云,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如今朝堂昏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