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中,算是這小鎮太虛道觀的專屬信仰神之一,平日也會保護太虛道觀的安全。
李建帶著姜元辰和李文直入太虛道觀拜見此觀的觀主。別小看這些觀主,如果是從外門出來的觀主,且不曾將觀主之位傳於旁人,那麼單單算計他們的年齡也都不小了。
太虛道宗近三十年的外門弟子還沒有一代弟子外放,換句話說這位鄭觀主也是在當初魔劫之前就來此地作為觀主。魔劫至今也過了五十餘載,區區養氣境界絕對不可能如此長壽,也就是說他在外放這幾十年間必然築基成功了。
李建作為內門之人,雖然對這種被外放之後苦苦修行而成的築基修士有些佩服,但也僅此而已。一百一十三歲的築基修士,還有什麼潛力可言?日後得不到道宗的幫助也不過是比那些散修待遇好些罷了。
鄭行風原本在觀內清點今天的香火油錢,忽然感覺到外面有一股太虛紫氣遊蕩,立時反應過來是太虛道宗有人到了,連忙帶著幾個道士出來相迎。
“原來是李師兄!”那鄭行風看到李建之後訝然道。他們兩個可以說是同一批進入外門的弟子,只可惜兩人之後的境遇天差地別。一個進入內門修行仙法了道長生,一個被外放道觀蹉跎時間。
“鄭師弟。”李建早早聽姜元辰說起過,也稽首道:“師弟在外鎮守一方數十載,如今築基功成跨入仙門可喜可賀。”
鄭行風遙頭:“小弟十幾年前壽元將盡,便從師門那邊討得兩顆下品築基丹,藉此築基延壽以苟延殘喘罷了,日後大道修行實在不敢想啊。”
築基被稱為仙凡第一關,在築基之後便可以延綿壽歲,雖然用下品築基丹同樣也會折損部分壽元,但其增進的部分也足夠給鄭行風帶來一些希望,至少讓他勉強延續幾十年時間。
李建笑了笑,將身後的姜元辰讓了出來。就算自己不能繼續修仙,但憑藉當初那一段善緣說不得也有一條上進之路呢。
“居然是你?”鄭行風看到李建身後的姜元辰後瞭然道:“是回來看看父母的?”
“正是。”姜元辰從李建身後出來,對鄭行風施禮道:“這些年多謝鄭老照顧弟子的親眷,才讓弟子少缺後顧之憂專心仙道。”
類似姜元辰這種進入外門修行的弟子,他的父母親眷也會被周圍的太虛道觀好好照看,這也是太虛道宗之所以將凡間勢力鋪開那麼大的緣故之一。仙道到底不似魔道那般絕情滅義,仙道修士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親眷,與其自己一人去了結因果安置親眷,倒不妨交託宗門一起照看了,順帶還能提升整個宗門的凝聚力。
仔細打量前面的淡藍衫少年,鄭行風暗歎:果然是修仙之才,區區八載便及得上自己當初幾十年的修行。恐怕他這次歸來也是為了看看父母親眷,然後專心築基以求仙緣吧?
心中一動,鄭行風也琢磨明白李建的言外之意了。沒錯,如果姜元辰日後修行有成,說不得也能提攜一下自己,就算不能在仙路精進也能幫自己討一個敕命神職,以地神之軀保自身魂魄不滅。
“無妨,貧道也僅僅是按照宗門規矩對弟子親眷的照拂。你那父母自有營生,加上你兄長代你盡孝,你也該放心了。”鄭行風說著便將三人迎了進去。
一般而言,外門弟子的家屬僅僅可庇佑三個名額,除了父母血親之外還有一個代自己盡孝的兄弟姐妹。
青林鎮這處的太虛道觀雖然規模不比外門龐大,但其正殿肅穆莊嚴自有一股香火靈光存在。三人進去之後,看正殿中央那三尊莊嚴神像,便恭敬請了三柱清香對著三尊神像禮拜。
每一處太虛道觀所尊奉的三尊神像都不盡相同。除了中央那一尊是天陽仙君,太虛道宗的仙道傳承祖師之外。左面那一尊是太虛道宗的創派祖師紫陽真人,而右面一尊便是根據每一座道觀的情況將周圍的地神作為祭祀。在青林鎮這邊,便是此地的土地神榮公。
姜元辰恭敬將三尊神像一一祭拜後,便對李建和鄭行風道:“弟子想先回去看看家中情況,還請兩位見諒。”
“去吧。正好貧道也想跟李建師兄詢問一下內門的事情。”
李建眼皮一跳,明白這位有話要說,便也對李文道:“李文,你也跟你師兄去外面看看吧。”
……
李文好奇的在青林鎮左右張望,這青林鎮跟他生長的羅江城大不相同。青林鎮古樸簡素,隱約透露一股古老滄桑的意味。
“不愧是存在數百年的小鎮,因為地處偏僻而沒有經歷戰火。既沒有那些大城鎮的繁華,也不像小村小鄉那般簡陋,論起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