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面:有專管洗衣做飯打水砍柴的雜事司;有負責外門戒律的行戒司;有負責識文解字指導修行的教學司;有釋出任務外出行走的布行司;還有大到各種法器符籙,小到油鹽醬醋負責各種物品放置的儲物司。而為了方便,金泉堂五司與外門弟子的住處都建在一起——迴風谷。
迴風谷位於金泉峰腳下與靈霞巖,承露臺並稱“金泉峰三景”。也是金泉峰靈氣最濃郁的三個地方之一。靈霞巖是諸多弟子的修行之地,而承露臺在金泉峰巔收斂金靈泉水,還在金泉亭之上數里之遙。
外門庶務堂權利雖然不大,但也都是內門子弟擔任各種職位。一般來說都是心動、玉液期的老人。由於修行前路無望且不能下山,所以在外門領個執事任務,指點一下外門弟子混吃等死。指不定就在外門發現什麼良材美玉提前投資,待日後其修為又成還能有所回報,說不得日後還有翻身的機會。
姜元辰來到布行司之後,那正在盤算如何外出採辦的李建長老訝異道:“你小子居然來這裡了?除了每年年初的法事慶典你下山一次外,那年也不見你出來接任務,這次倒是稀奇啊。”
李建便是李文的太叔祖,姜元辰因為和李文關係不錯,和這位長老更為捻熟,甚至姜元辰能夠得知諸多長老們的脾氣也是依賴了這位前輩。
“這是司空長老的意思,說是弟子在深山久居而不沾人氣,便藉此採辦之日下山走一走看一看。”
“唔——!”李建摸著自己的山羊鬍子:“司空長老所言也有幾分道理,你下山走走說不得也能築基成功呢。”李建是玉液修為的長老,距離調和龍虎、黃芽結丹之期已然不遠,他的見識自也不弱。
“姜師兄要下山嗎?”李文忽然從櫃檯下面鑽了出來,對著李建長老道:“太叔祖,孩兒如今也到了瓶頸之時,也要下山轉一圈!”李文在問道結束前便跑來李建長老這邊記錄各種賬本,聽了姜元辰的話立馬起了性子。
李建翻了個白眼:“你湊什麼熱鬧!到你養氣大圓滿之時才說吧。”剛剛跑這裡沒多少功夫,就想著偷懶不幹活?李建敲擊桌案,讓李文繼續算計這一個月的外堂賬本。
李建因為數十年前的那一場魔劫,他道基受損而前路受阻修行遲緩,故而特意照拂後代從中挑選傑出族人拜入太虛道宗,以求出一位金丹修士好照拂於他。李文是這一代李氏族人中天資最佳之人,所以李建對這個後輩可是寶貝得緊。恨不得時刻盯著他努力修行,不讓他有一刻空閒。
“李老,不妨就讓李文跟著走一遭吧。他在山上也不好好修行,不妨去紅塵之中看看也好敲打他一番。”姜元辰心中一動,暗中對李建長老傳音說。
修仙機緣是何等珍貴?也就是李文少年心性才不知道珍惜。入世走一遭看人世匆匆百年枯骨,自然也會觸動道心而起了長生之念。
李建想想,倒也是這麼回事,當初自己不就是這般而渴望長生嗎?
“罷了,那就帶你走一趟吧,只是這一路上你不可惹是生非才是。”李建嚴肅道,李文小子的活潑性子要是在外惹是生非,便是他也不好迴護。
“孩兒知道了。”李文大樂,連忙拉扯姜元辰去請假。
在雜事司和教學司,姜元辰和李文也都有自己的功課要做。姜元辰和李文每日都要去劈柴挑水,這出門之後當然也將這些工作交給旁人。而教學司那邊幾日不露面上課,也要跟那些講師們報備一句。
之後,將隨身衣物和銀錢元寶收拾一下二人才跟著李建下山門走去。不過出山門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也需要他們在山門口那些守山弟子處報備,並且留下大概的回來時間。李建和李文是為了外出採辦,也是以往的一貫而為倒還方便。而姜元辰外出遊歷所需要的時間太多,少則數月,多則一年,幸好有司空長老賜下的令牌,這才按下手印拿到門引順利過關。
姜元辰的老家在太虛道宗腹地,距離太虛道宗山門也不過千里路途。有李建長老這位玉液期的修士駕馭飛行法器,從上空飛山跨河,三人不多時便來到了姜元辰的家鄉。
姜元辰金泉問道之後尚不過辰時,三人收拾打點啟程外出之時也不過巳時三刻,在李建的飛行法器之下僅僅申時二刻便到了姜元辰的老家——青林鎮。
第五章遊子歸鄉
青林鎮是楚國的一個偏僻小鎮,宗教信仰以太虛道宗為尊。小鎮旁邊那一座太虛道觀將醫療治病、土地信仰、占卜兇吉、吉時忌日等等權能悉數包攬。畢竟此地的土地神也是太虛道宗冊封而來,甚至那土地神的祠堂神廟也都存在於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