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5部分

是的盡情的笑好了,他們笑的越歡,也就越會麻痺大意,留給自己的機會也就越多,而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冷靜的從他們那錯綜複雜的關係中抓住他們的缺點,給他們致命的一擊!

鄭飛繼續實施原定計劃,下令全軍現在立刻停止進攻退出戰場,既然對方要麼是不願打要麼是不敢打,那自己也別剃頭挑子一頭熱,就陪著他們繼續等下去吧,等到他們願意打的時候。

當然,鄭飛這麼做的目的並不是要採取拖延戰術,拖垮宋國,而是要趁這個時間等待一個人的到來,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張叔夜。

鄭飛已經決定採納宋燕之策收降夏遼兩軍,可要實現這一目標,僅僅靠自己一張嘴是不夠的,就算自己把趙桓“聯金滅遼抗夏”的陰謀傳遍了夏遼兩軍每一個人的耳朵裡,空口無憑之下,趙桓也完全可以來個拒不承認,甚至反咬一口說這是自己編造謠言意圖分化三國聯盟的計謀,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會達不到讓宋軍與遼夏兩軍翻臉的地步。

所以,鄭飛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證據,證明趙桓和金國暗中結盟的證據。可要得到證據又談何容易?目前看來,這件事趙桓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保密工作做的極為到位,至少就連張叔夜那種級別的人也一點風頭都沒聽說過。

鄭飛想來想去,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既然搞不來“物證”,那就想辦法搞來“人證”,這個“人證”不是別人,就是張叔夜!

此次趙桓掌政,將老皇帝的親信大臣和原鄆王一黨的大臣治罪的治罪,流放的流放,殺的殺,張叔夜卻因是出了名的蔡京的死對頭以及剛正不阿的名聲而沒有受到任何的牽連,仍舊任職中書舍郎,身處大宋的權力核心之內。

這就給了鄭飛一個機會,鄭飛決定把張叔夜“調”回來,讓他想辦法可以到宋軍前線任職,然後在一次“意外”中被自己所“俘獲”,自己就可以宣佈透過“審訊”張叔夜,從他的口中得到了宋廷意圖聯合金國滅遼抗夏的機密情報,如此一來,有了張叔夜這名大宋的高官作為“人證”,就由不得夏遼兩軍不信了。

同時,為了儘可能的增加可信度,鄭飛也沒有放棄得到趙桓暗通金國“物證”的想法,於是他想到了馬植,馬植說他在趙桓身邊設下了一名眼線,正是這名眼線意外獲知了那條機密情報,鄭飛想試一試,看看是否可以透過那人再從趙桓那裡得到什麼物證,雖然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但畢竟還有試一試的機會。

鄭飛在幾天前將馬植召到近前,問他是否還有把握可以聯絡到他設在趙桓身邊的那個眼線,尤其是那人還會不會繼續聽從他的命令。

馬植沉思片刻就說,“像這種安插在朝中大官親王身邊的情報人員,因為他們所從事的極度危險的工作性質,他們的身份都屬於燕雲會最高的機密,一般都採取單線聯絡的方式,知道他們真實身份的人非常的少,而因為趙桓的太子身份,把人安插在他身邊,稍有不慎就可能給燕雲會帶來滅頂之災,所以這名死士不但是屬下精挑細選出來的,對我非常的忠心,更是對他身份的保密工作更是達到了最高階別,知道他身份的除了屬下,就是屬下的一名親信,現如今,我已逃離了燕雲會,那名親信也已死在了朝廷的追捕中,世上再無第二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就算是取代了自己的那名新任會長也不會知道。並且,我相信他是不會投靠新任會長的,因為那樣太危險,新任會長很可能會殺掉他滅口。擺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一條,就是繼續潛伏在東宮之中。所以,屬下可以試一試,如果能和他再接上頭,應該還可以指揮得動他。”

鄭飛當即就命馬植詳細的說出了與那名死士取得聯絡的辦法和接頭暗號,再讓馬植給那名死士寫一封信,已證明馬植的身份並向他下命令,命他想辦法找到趙桓暗通金國的證據。

隨後,鄭飛就命人將馬植的信用最好的信鴿快速送往東京,讓東京的情報人員立刻著手與那名死士取得聯絡。

如今,這麼多天過去了,想必張叔夜和東京的調查局情報人員都已接到了各自的命令並開始行動起來,於是鄭飛決定正好可以借這段時間等待張叔夜以及“物證”的到來。

至於究竟還能等多久,則幾乎完全取決於耶律淳的二十萬大軍究竟還能磨蹭多久才到達戰場,這真叫無巧不成書,鄭飛原本要耶律採潔返回燕京勸耶律淳答應拖延時間的目的是趁著這段時間先擊敗或重創宋夏聯軍,卻沒想到雖然現如今自己已經不準備對付夏軍了,耶律淳的拖延也同樣為新的計劃爭取到了關鍵的一段時間。

而且,鄭飛完全不準備提前向耶律淳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