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為觀音菩薩,右脅侍為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無量光佛”。他有十三個名號,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負責接引信佛的人往“西方淨土”,故又稱接引佛。
阿彌陀佛右手下垂,作與願印,左手當胸,掌中有金蓮臺。金蓮臺座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座位,淨土宗將他分成九等,稱九品蓮臺。
安初遇入殿跪拜,第一排柱懸掛楹聯一副:主伴莊嚴,接引眾生,同歸極樂國;願行成就,超登上品,親覲大慈尊。
與別的寺院不同的是,這裡的觀音菩薩是男相。在印度佛教史上,觀音本是男的,傳到華國後,從南北朝時期起出現了女相,唐代後女相盛行。
為了烘托“西方三聖”的殿堂氣氛,三聖殿的陳設,雕塑也與之相配,如像前懸掛帶有蓮花圖案的幡,及殿上到處雕塑蓮花圖案,因為淨土宗又稱“蓮宗”“蓮花”是淨土宗最形象,最生動的標誌。
三聖殿上有“蓮花遠被”蓮風遠被一匾,說明淨土宗所舉一家之風必將遠蓋四面八方,該匾由華國佛教協會第一任會長所書。殿上第二塊匾為所書“清涼地”“清涼”指四方淨土,沒有汙垢,三個字點出了淨土信仰。
三聖殿內有兩件珍貴文物,一是殿前左前角懸掛的一口宋代雲板,擊之以報時。二是殿前右角懸掛的一隻清代魚梆,擊之以告眾僧用餐。
三聖殿的西側是觀音堂,堂內有觀音菩薩的三十二化身像、千手觀音和代表天神、人類和鬼怪的大功德天、波斯匿王、八部鬼眾。觀音堂旁邊,五百羅漢濟濟一堂,金光閃閃,正中牆上是釋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樹下講經說法,旁邊有麋鹿獻靈芝和獼猴獻桃。
左邊是他的大弟子摩羯迦葉帶領七位弟子,右邊是接班人天冠彌勒也帶領七位弟子,下有五百羅漢傳法,兩側是四大菩薩助法,還有關羽韋陀護法。
龍華寺的方丈室屬硬山建築,在封閉庭院內。是寺廟方丈接待貴賓,佈教**之處。室之正中掛著釋迦牟尼法身像。牆東端有達摩祖師棗木雕像,牆西端有伽藍神關羽棗木雕像。
在龍華寺的東北還有一座樓房,原是龍華寺的庫房,門前兩旁柱上有楹聯“楊歧燈盞明千古,寶夀生薑辣萬年”。
樓前是花園,有牡丹園。其中一株百年牡丹,是從杭州東林寺魯智深墓附近移來的,原是清咸豐年間所植,已有140餘年的高齡了,每年穀雨後開紫花,雍容華貴。與破山禪師齊名的著名畫僧竹禪僧在此住過。
花苑西有一塊空相寺界石,是寺內儲存最古老的文物,這塊界石在宋代樹立,高90厘米。正面與側面46厘米見方,正面雕刻“空相寺西南角石”是龍華寺歷史的見證。
原來這裡還存放宋朝時的空相寺界碑和元朝時的四隻石虎,現石碑和兩隻石虎移至前面的塔影苑,另外兩隻移至徐光啟墓。藏經閣是龍華寺中軸線上最後一幢樓,屬硬山式建築,藏經閣收藏各種版本的大藏經和佛教經籍,陳列寺內歷代珍貴的佛教文物。
千佛閣是藏經閣的主體,裡面珍藏聞名的“龍華寺鎮寺三寶”。鎏金毗遮那佛像、龍藏和金櫻這座法身像為說法相。結跏趺坐,作說法印。頭戴千葉冠,面龐豐潤,神態端莊,濃厚的大徹大悟的意味。
龍藏指的是大清朝刊印的乾隆版《大藏經》,共有一千六百六十二部、七千一百六十八卷佛典,十分珍貴。萬曆的金印。表示“佛之心印,堅固不壞”,是明神宗所賜,龍跡邊框,中題篆款。印上還蹲著一隻金制獅子。
千佛閣裡面還供奉著明暘大和尚的舍利。龍華塔位於龍華寺前,建成於宋太平興國二年,塔高40。4米,高聳入雲,為樓閣式、四方形、七層八面磚木結構,塔體橙黃,剎杆高聳,每層均有平座、勾欄,曲欄重重,飛簷高翅,伸展深遠,雄奇壯觀。
尤其讓人叫絕的是,每層飛簷翹角上都掛有鑄造精巧、古色古香的銅鈴,七層八角共56只銅鈴。微風輕拂,鈴聲悠揚,清脆悅耳,其情其景,令人心曠神怡。龍華塔磚身和基礎部分還是千餘年前的宋代原物,為四海地區至今儲存最完美的古塔之一。
佛教以奇數為吉祥,所以佛塔層數以奇數為多。佛教又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珍珠、玫瑰為七寶,故佛塔又以七級為多。
掛鈴的作用是,因為塔上有眾多的屋簷翹角,很容易讓鳥飛上去築窩,裝上鈴鐺之後,風吹來的時候,鈴鐺會發出聲音,動物們會害怕,不敢在此築窩,所以凡是古代有塔樓的地方,大多都是裝鈴的。
此塔是一座磚身木簷的樓閣式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