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他最後一個機會,如果他依然沒能把握住,那以後也就是個四品的參將,只能聽人命令打仗,無練兵之權。
洋人們並不知道大齊駐南洋軍隊的暗潮洶湧,他們正在商議如何與大齊議和,他們這一年來損失太大了,還是得讓大齊停止這些軍事行動。
而且最近印度洋中又冒出了一股海盜,這股海盜只搶掠西洋的商船,雖然每次他們登船都只搶走三四成的貨物,但也讓他們損失巨大。
偏偏他們來無影去無蹤,他們的戰船出去幾次都沒抓到蹤跡。
各國都覺得他們是因為大齊的四處騷擾而降低了效率,所以必須儘快解決與大齊的紛爭。
這次大齊同意議和,但態度依然強勢,表示西洋各國的海盜再搶劫大齊的商船他們必定會反擊回去,不剿滅海盜決不罷休。
如果西洋各國能夠約束好自己的國民,他們自然願意與各國和平相處,畢竟他們的本意是保護大齊子民,而非挑釁。
西洋各國提出大齊也應當約束自己的子民。
大齊爽快的應下了,表示如果各國發現有大齊人在外面做為非作歹的海盜,他們各國可以出兵剿滅,他們一定不會阻攔。
廣州知府說這句話時極盡諷刺,道:“就算他們是大齊子民,一旦做了海盜,殺人搶掠也不可饒恕,我大齊決不包庇。”
各國使臣臉色微僵。
等人離開後周舟就與他嘀咕道:“你說話也太不留餘地了,萬一他們抓住了我們的人怎麼辦?”
要知道現在印度洋上的那支海盜一半是招募的青壯漁民,一半則是大齊的將士。
廣州知府撇撇嘴,道:“南洋上你們有這麼多駐軍難道還掩護不了一支船隊?何況就算他們抓到了人又怎麼樣,那些人都是東瀛人。”
周舟蹙眉,廣州知府就不在意的道:“放心吧,王爺此舉不過是要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也讓他們嚐嚐被劫掠的苦處,必定不會太久,短則三兩年,長則五六年,這些人都會被招回來的。”
周舟想到齊浩然的脾氣,眉頭這才微松。
但倆人都沒想到,三年後這支海盜船隊沒有解散掉,卻是全部入了軍籍後歸到了三位小公子的名下,由他們帶著人往西洋去了。
彼時,南洋經過三年的發展一件大不相同了,豐收糧鋪在附近幾個國家都開了分鋪,還派來了技術人員,教導當地的百姓種植水稻和各種農作物,榮親王妃的名字傳遍了南洋,幾乎每一家種植了豐收糧鋪出品的種子的人家裡都供有穆揚靈的長生牌位。
後來,在榮親王的提議下,大齊皇帝大手一揮讓皇家書局為南洋各國印製了一批聖人書。
虎頭和小獅子就趁機把寶熊學堂引進呂宋,先從呂宋開始教化土著。
在大齊駐紮呂宋的這一個海港附近的村民都學會了說漢語,特別是孩子們,每天在海邊趕海時還會念幾句“人之初,性本善”。
與大齊在南洋各國的威望日漸隆盛相反,土著們對佔領奴役他們的西洋人愈加反感,叛亂和起義怎麼止也止不住。
。。。
。。。
第1345章 番外 看向世界(23)
這一亂局持續了將近六百年,後來以大齊全力支援南洋各國將所有的西方殖民者趕出國土勝利結束。
但後代歷史學家們對此褒貶不一。
西方史學家們統一認為大齊心懷叵測,證據就是後來大齊的幾位小王子率領著海盜船把歐洲的格局打破,還扶持了一個傀儡政權控制歐洲達三百多年。
就是直到如今,大齊對歐洲的影響力依然在。
他們認為,大齊在對南洋的政策中是心懷叵測,他們就是想用他們西洋人與南洋各國對抗,以達到一種平衡。
對此,大齊人嗤之以鼻的反駁道:“大齊從不插手南洋內政,相反,這麼多年來大齊一直對南洋各國扶持幫助,對抗平衡完全是無稽之談,因為南洋各國皇室並不願意大齊過多的插手此事,因此他們才不好多管,要不是後來西洋各國奪取南洋諸國的政權,妄想徹底取代各國皇室而代之,且奴役屠殺當地土著,他們大齊也不會看不過去應南洋各國出手幫忙。”
因此,大齊人的回答是,“那是你們對於自己骯髒心思的掩藏,總不能是我們大齊叫你們把南洋諸國變成殖民地的吧?”
至於扶持西方傀儡政權的說法,大齊人很是驕傲的道:“我們大齊人重情重義,若昂和若澤是我們老祖宗的好朋友,朋友有難,兩肋插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