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靠枕、熊貓衣服、熊貓傘、熊貓書包、熊貓杯子……
一系列的組合拳,靠著正版授權的《功夫熊貓》的周邊,使得新電玩具公司,嚐到了類似於用動畫片來促進四驅車銷量的經典商業模式中。
……
“林總行事真是不可思議,新飛電子遭受了巨大的打擊,人家以為林總慌了神,結果,他卻連消帶打,反過來收購哥倫比亞影業。”
新創業影視公司的辦公大樓上,黃錫照感慨說道。
“可惜,哥倫比亞影業公司沒有裝入新創業影視集團的旗下。”徐小明不僅有點遺憾。
“怎麼可能!哥倫比亞在全球的品牌知名度,遠遠超過我們新創業影視公司。要是成為我們的控股子公司,估計也難以讓他們福氣。不如,像現在這樣,兄弟企業,老闆都是林總,大家可以商量一下業務合作。”黃錫照雖然自認為自己做的很成功,但是,影視業務還是不能跟哥倫比亞影業那種好萊塢巨頭比。
雖然,新創業影視集團的營收未必就比哥倫比亞影業更低,但是,關鍵的全球的品牌認可。頂級的大片的製作能力和發行能力,是超過新創業影視集團的。
林棋這一次的動作之快,效率之高,甚至沒有進行多少的勾通,直接就是將哥倫比亞給敲定了下來。
不得不說,這樣的氣魄一般人根本沒有。
“《功夫熊貓》真是厲害啊,我的《黃飛鴻》用的預算也不低,還有一堆的大牌明星,還是幹不過沒有真人明星的動畫熊貓!”
徐克同樣很感慨,也有些得意,在《功夫熊貓》的身上,能夠看都一些《黃飛鴻》的影子。至少,兩部電影共通之處,都是普及了中國功夫這個文化。
但毫無疑問,《功夫熊貓》創作過程,純粹靠著電腦技術和藝術。而不再需要演員,這個就讓徐克不僅有點擔心,未來會不會是動畫電影,取代真人電影,搶走電影行業的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