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3章 論用人

停頓了半晌後,林棋繼續演講道:

“新創業體系,我最自豪的就是有每年的技術方面的投入的增速,遠遠超過市場營銷、股東分紅等等方面的利潤……從公司成立以來,我們累計投入到研發方面的預算加起來,已經有400億美元,按照去年投入150億美元計,明年我們累計投入的資金會超過500億美元甚至到600億美元,到本世紀末,我們應該有可能累計在研發方面投入資本超過1000億美元!

可以說,在這個星球上,從來沒有那個企業,像我們這樣重金投入科技研發。

即使是一些老牌高科技企業,比如,通用電氣,愛迪生當初成立的發明工廠,在其企業最具備活力的時期,發明了電燈、電動車、電影放映機等等眾多的改變世界的產品,曾幾何時,通用電氣是愛迪生這樣的發明天才主導,熱衷於以發明創新來作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而現在……通用電氣雖然規模更加龐大,也慣性的投入一些資金用於產品的改進發明,但是,毫無疑問,這家公司更傾向於透過資本運作和管理作為核心競爭力。從通用電氣公司不斷的任用管理方面的人才,透過砍掉專案和併購專案做加減法來提升利潤,就可以知道,這家公司已經是一家失去靈魂的大企業。自從這家大企業漸漸的以管理和資本運作為主,而不是在技術創新為主之後,其顛覆性的產品也越來越少,基本上,是靠著過去積累的品牌口碑,以及以前掌握的壟斷級的高門檻技術來維持利潤。

我可以斷言,未來通用電氣依然會保持盈利,但是長期股價不會跑贏市場平均水平,不會超過標普500指數年化回報率,甚至,這家公司回報率不會超過買美國國債年化利息的回報率,之所以這麼判斷,僅僅是因為曾經的以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一旦平庸化了,回報率一定會降到極低的程度。

跟通用電氣類似的還有IBM,我也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長期來看,這樣的企業回報率一定低於市場平均水平……

所有是這種過去的高科技企業,以創新和研發為核心,現在卻是以管理和資本運作為核心的企業,職業經理人拿到的酬勞遠超過技術人員,那麼,我既可以斷定,這家企業不值得投資,長期是不會有超過市場平均水平低迴報率。除非……這樣的企業股價跌破淨資產,達到淨資產以下,才有菸蒂股的價值,否則,根本不會有投資的價值,更不會跑贏市場。”

一瞬間,整個公司內部鴉雀無聲。

畢竟,IBM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一直以來都是被視為行業楷模,各種教科技術上都是這些企業牛逼,你們應該學習這些牛逼企業。

但是,林棋卻是大逆不道,直接提出,這些企業未來會很平庸,顯然讓人感覺到一時半會難以接受。

但這就是事實,這些被神話的大企業,未來表現不僅僅不能跟微軟、英特爾之類的企業比,甚至,後起之秀谷歌、亞馬遜、臉書之類,也是狂踩IBM和通用電氣一萬腳。

不僅僅不能跟這些明星企業比回報率,就是跟市場上普通企業比,IBM、通用電氣也顯得……比平庸的企業表現的還要差的多。標普500、道瓊斯指數,代表著市場平均回報率,而IBM、通用電氣年化回報率未來不僅僅遠低於這些指數,而且,遠遜色債券的回報率,勉強跟美國GDP增速差不多。

可見,這些登上神壇,被認為擁有優秀、先進的管理能力,擁有巨大的護城河和品牌競爭力的巨頭,實際上,已經是在走下坡路,完全是在吃老本,靠著過去積累的客戶和品牌影響力繼續苟活。

尤其是,後來IBM為了壓縮成本,開始大量僱傭印度人,這幾乎是悲劇。而印度人口才很好,喜歡抱團,PPT、概念玩的比美國人更好。印度高管治理下,短期內甚至財報也不錯,但是,時間長了之後,會發現印度人砍掉了所有長期的戰略專案,只會留下短期見成效的短平快專案。高科技企業,引進印度高管,等同於自掘墳墓。

而華人在科技行業,雖然備受打壓。但是,基本上很多臨危受命的華人CEO,都是搞技術功和工程的高手,創新源源不斷,技術上快速超趕對手保持優勢。比如,後來的矽谷搞顯示卡的公司,幾乎都是華人創立的。

AMD公司後來幾乎是在破產邊緣掙扎,任用華人CEO蘇姿豐,結果,4年時間不僅僅扭轉了AMD長期虧損局面,個人計算機的CPU出貨量方面,出貨量甚至超過了英特爾。這種被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居然真的被搞技術出生的CEO蘇姿豐做到了。而這四年時間,AMD的股價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