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宗教的觀念總是試圖使我們認識到那麼一個世界:人間世。

宗教給予人的認識方式是一種具象的對等感受。既它總是認為人的行為方式是和神的感知能力聯絡在一起的。於是也就有了神之萬知萬能的宗教表述。這是神性宗教迷信的起源方式。而這種方式在歷史發展之中也消解了宗教的意義教化,成為宗教歷史中形式表達的主題。這種本未倒置的狀況,使得宗教成為農業世俗社會的主要的參與者。而它參與的方式就是形式化的現實存在。比如教堂、廟宇等。而這種方式的直接動因就是宗教精神世俗化、世俗利益化。這在各種宗教存在的表現形式上都是可見不鮮的。而實現這一目的的媒介就是宗教場所。而宗教世俗化機構所動用的神性外衣又成為對人的觀念認識的一種要求,特別是當它和社會經濟形態、政治形態聯合的時候,這種要求就變成了對人的一種要挾,是一種潛在的,常常不被意識到的要挾,它的表現實質更像是一種無形的精神枷鎖。

文化形態是一種表現的潛意識。它以具體的方式表現在宗教、社會、經濟、政治等人為建構的存在之中。這也就是為什麼反對一種政治形態必須也要對經濟、社會意識等方面進行改變。所以無論如何,雖然東西方,甚至全球對於社會變革的認識和介入方式不同,但是想要改變一種文化存在狀態,必然要對文化存在整體進行改變是被共同認同的。但是具有這種認識卻並不代表具有這種觀念的普適的實施行為。這也就是在對傳統宗教世界進行衝擊之後的今天,不但*教、印度教沒有消失,而且天主教的勢力依然寵大,就連根本沒有宗教主旨的道教也依然香火旺盛。

在現代這樣一個精神和物質追求混合成不倫不類的表象的語境之下。我們需要審視的其實不是大命題的消失,而是大命題是否存在過以及是否存在。而這也就是在開始的時候我對佛教的讚歎。因為佛教不僅在教義宗旨上闡述了人間世的大意象。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它提供了透過自為而達到自己和他人的存在境遇昇華的方式。這種昇華不是指向世俗生存,而是通向精神度的存在理念的認識狀態。這種狀態要求的就是以佛的認識對世界進行規定。其實這種規定的本質是一種共同的自我世界的完善。而完善的最終目的是相互的完成。是成佛的最終化追求。

形式化瓦解導致的精神追求的價值理念的潰敗具有廣泛性。因此而言似乎無關乎終極精神追求的精神實質是什麼。但是當我們仔細認清了西亞形式宗教和東亞精神宗教的區別之後既可發現,其實追求的不同也有可能直接的影響著人對自己未來形態的定位。這種說法主要是指向在精神影響的實質意義上而言的。其實宗教形成的實質和表現只是在於形式化的現象。在此我們指的是某種理念的宣講場所,也就是教堂之類的所。但是東方教化與西方宗教的不同之處在於,無論是佛陀還是孔孟其實都是在宣揚一種人格形式的自我修為。佛的意旨是使每個人透過修行而成為佛,君子的要求是使人用君子的價格行為方式處世而達到君子的價格自行。東亞的教化在於意旨的潛意識自我成就而西方宗教在於以教旨主體形態約束主體。那麼在未來的世界化發展中東方的教化理念是具有運用的必然的。

但是形態真的會在瞬間改變嗎?我們知道這種現實是不可能的。因為現在的情況和一直以來的一樣。人們相信宗教更多於相信教旨本義。這說明了香火旺盛的背後依然是迷信的精神狀態的事實。而且在急切之間似乎根本沒有可資解決的辦法。如果在命題在人世本身上都沒有存在過,那麼為什麼在現代會有大命題墮落的普世感覺呢?這只是在於宗教的形式化方式的影響力並不再那麼強勢了,比如宗教信仰自由等現實表現就是這一點的說明。宗教的社會介入方式被極大的打壓,而這種結果就是自由精神需求的表現。很多人不在信教了。這種脫離了傳統宗教形態的社會狀態正是社會錯覺的來源。其實脫離了宗教形式的束縛的人被認為是大命題的墮落,正說明宗教形態的傳統影響力。而在現實的實質上所謂的信仰所指的依然是以迷信崇拜為主。這也正說明了宗教形態日益受到批判的根源在於自己的世俗權力性。

那麼墮落從何說起。如果說在西方的宗教意識是以對人的意識挾持為主。那麼在東方的宗教形態裡也是具有此種意圖的重要表現。雖然佛和孔子的意義主旨不在於此,但是一旦淪為宗教的現世介入方式。意向主體往往會成為被扭曲的教義。那麼在這種結果之下,和本命題有重大關聯的意識實質是什麼呢?那就是嚮往世界的可被完美建構的意圖。在這一前提之下。無論是耶穌教會的贖罪主旨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