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聰聰對徐乾道:“我今天帶你去見一個人。”
“見誰?”
徐乾有些好奇的道。
“貝銘。”
王聰聰嘴裡輕輕吐出這麼一個名字。
“貝銘?”
徐乾的腦袋裡搜尋這個名字發現並沒有什麼印象。
王聰聰道:“他是金都機構的高層,是一位香港人。”
提到金都機構徐乾就有些瞭解了。
這是一家非常古老的集製片與發行於一身的電影製作發行公司,成立於1982年。
金都機構有限公司――1982年9月,以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鳳凰影業公司、新聯影業公司等為主合併而成的香港製片企業。
作為一家專業的影視作品發行公司,銀都發行依託於銀都機構國際化的專業團隊和業內資源,承接內地、香港及海外影視劇的宣傳、發行業務。
自2成立以來,公司發行了了電影《開心》、《內地福星》、《桃花運》、《近在咫尺的愛戀》,《赤壁之戰》等多部優秀的影片。
王聰聰道:“金都機構看中了《那些年》的潛力,因此想要將它發行到香港,寶島以及海外。”
徐乾道:“那還真是好事呀!”
如果能將《那些年》發行到香港,寶島以及海外地區那麼徐乾將獲得三項好處。
首先能多賺一點錢。
其次能在香港,寶島,乃至於海外刷刷自己的存在感。
最後則是《那些年》或許再打破一個記錄。
在另一個世界《那些年》在寶島的票房可是不少,畢竟這本就是一部寶島電影。
當然《那些年》在香港的票房才算是“猛”,它可是打破了記錄。
如果能再打破一個記錄,徐乾就又能獲得很多粉絲點了。
……
貝銘長得有點清矍,臉非常的瘦,不過那雙眼睛倒是炯炯有神。
貝銘在看到徐乾和王聰聰的一瞬間也露出了笑容。
“見過王少爺。”
貝銘將手對著王聰聰伸出。
王聰聰與他握了一下手,並且向他介紹道:“這是徐乾,徐少。”
貝銘看向了徐乾,來之前他可仔細研究過徐乾,知道這位的人生非常的玄氣,在今年以前這位可是著名的坑爹星二代,沒想道今年卻異軍突起,亮瞎了很多人的眼球。
貝銘對徐乾還是很感興趣的。
“徐少好。”
“貝先生好。”
……
接著幾人討論了《那些年》的發行問題。
徐乾和王聰聰就在旁邊看著,也無需他們動腦,因為有專門的律師以及熟悉電影工業流程的專業人士負責談判。
徐乾和王聰聰都是討厭麻煩的人,因此他們將這種談判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負責。
談妥之後自然是賓主盡歡,王聰聰請徐乾和貝銘在一家酒店裡吃飯。
吃完飯之後,王聰聰對徐乾道:“徐少,我的星光還不夠強大呀!”
“若是星光強大的話,這種發行業務根本就不會輪到別人。”
王聰聰說的是實情,“星光電影娛樂公司”在國內因為有“萬歲院線”做後盾自然是混得開的。
可是在寶島,在香港,在東南亞,在海外它根本就沒有渠道。
這也是為什麼讓《那些年》被金都機構發行的原因,因為星光沒有這個發行的能力而金都機構有。
10月1日,國慶節,《那些年》在金都機構的運作下,悄悄的在香港,寶島,韓國,Rb,馬來西亞……上映。
自上映第一天《那些年》就驚呆了所有人的眼球,尤其是寶島和香港地區的觀眾。
在寶島國慶檔是大片雲集,不但有好萊塢大片,也有寶島的本土電影。
《那些年》在寶島第一天就豪取2350萬新臺幣,獲取當日的票房冠軍。
一部華語電影竟然能擊敗好萊塢大片獲得寶島當日票房冠軍這已經是很久都沒有出現的事情了。
無獨有偶,在香港,《那些年》也是非常兇猛。
老實說,港片雖然沒落,但底蘊還是有的,時不時也會出現一兩部精品出來,雖是迴光返照,卻也不能小覷。
而《線人》就是這樣一部擁有“精品”特質的影片。
但是誰也沒有想道,《那些年》竟然在當天橫掃一切敵以絕對的優勢獲得當日票房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