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現在真的是紅的發紫,它的很多經典語錄都在民眾間廣為流傳,被許多人奉為至理名言!
比起已經在風雨中成熟了許多的第一代兵,新生的造反派們像火炭上的狼群,除了瘋狂還是瘋狂。”
“你父親在回憶這件事後,對我發出這樣的感嘆:在中國,任何超脫飛揚的思想都會砰然墜地的,現實的引力太沉重了。”
——紹琳的父親在和葉哲泰的回憶中發出的感嘆,也許也是浮雲藉故事中的人物對中國科幻、中國現狀的一種感嘆吧
“一切的一切都導向這樣一個結果:物理學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將來也不會存在,我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負責任的,但別無選擇。”
——當楊冬留下這樣的字句離去時,很多人都認為她過於脆弱……但就像丁儀說的,楊冬知道的肯定比他要多,想得也比他遠。
“是的,整個人類歷史也是偶然,從石器時代到今天,都沒什麼重大變故,真幸運,但既然是幸運,總有結束的一天;現在我告訴你,結束了,做好思想準備吧。”
“你的無畏來源於無知。”
——面對令人崩潰的現實,汪淼仍有著身為科學家的一種自負,對大史超脫的人生態度有些不以為然
“旁觀者清,千秋功罪,可真的有人評說了。”
“空不是無,空是一種存在,你得用空這種存在填滿自己。”
——透過寺院裡長老的指點,魏成想到了用三體問題來充填自己的人生。
“上帝是個無恥的老賭徒,他拋棄了我們!”
——三體遊戲中的愛因斯坦在看到三體是一個不可預測的混沌系統後說
“齊家屯的生活是沒有空白的,像古典的油畫那樣,充滿著濃郁得化不開的色彩,一切都是濃烈和溫熱的:鋪著厚厚烏拉草的火炕、銅煙鍋裡的關東煙和莫合煙、厚實的高粱飯、六十五度的高粱酒……但這一切,又都在寧靜與平和中流逝著,像屯子邊上的小溪一樣。”
——最令葉文潔難忘的是在齊家屯的夜晚,在那時她真正感受到對生活的眷戀
“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兒站在死於武鬥的兵墓前,那孩子問大人:他們是烈士嗎?大人說不是;孩子又問:他們是敵人嗎?大人說也不是;孩子再問:那他們是什麼?大人說:‘是歷史。’”
——電影《楓》的結尾處,昭示著一切的熱血和汗水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變成歷史。
“審問者:那你為什麼對其抱有那樣的期望,認為它們能夠改造和完善人類社會呢?
葉文潔:如果他們能夠跨越星際來到我們的世界,說明他們的科學已經發展到相當的高度,一個科學如此昌明的社會,必然擁有更高的文明和道德水準。
審問者:你認為這個結論,本身科學嗎?
葉文潔:……
審問者:讓我冒昧推測一下:你的父親深受你祖父科學救國思想的影響,而你又深受父親的影響。
葉文潔(不為人察覺地嘆息一聲):我不知道。”
——審問者的話一針見血,葉文潔堅持了數十年的信念如此經不起推敲,一擊即潰。我們堅持的信念又到底是否受到自己經歷的限制,而又無法自知呢……
“這是人類的落日……”
——葉文潔透過雷達峰、透過紅岸基地的天空,彷彿看到了很遠很遠……
。。。。。。。。
這些經典語句無不透露著《三體》的精彩!
而許多名人也對《三體》大加讚賞!
比如北宮望!
他寫了一篇《三體為什麼這麼受歡迎》的文章!
“《三體》絕對是最好看,最受歡迎的科幻作品,那麼他為什麼那麼受歡迎呢?或者換一個角度來想,作為科幻作品的讀者,在讀一個科幻故事的時候,我們追求的是什麼?”
“首先有人可能會問,讀科幻作品有沒有什麼入門的條件?我個人感覺讀科幻小說就像是讀武俠小說一樣,不需要任何入門條件,但是如果你想要特別理解作者的意圖,體會到一流的科幻作品裡那些特別精妙的部分,那還真的需要具備一些科學知識,而且如果你想自己試著寫一部科幻作品,那就更需要對科學和文學都有深入的理解。”
“就拿《三體》來說,就算你完全不懂科學,也可以沒有任何困難的讀完整個故事,我們剛才也說了,讀科幻小說,其實和讀武俠小說特別像。”
但是讀完了之後你可能就會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