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最後的開放式結局讓許多人都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想要一探究竟。
盜夢團隊在飛機上醒來,齋藤也兌現諾言打電話解除了主角在美國的訴訟,使主角得以順利入關,主角終於得以回家看到自己的兩個孩子,當主角轉起那個能區別夢境與現實的陀螺之後,影片就此打住,桌上陀螺是轉是停並沒交代。
作為最有討論空間的部分,到底主角柯布是回到了現實,還是活在夢境之中呢?劇組不會傻到給人一個肯定的結局,許多影迷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空間,讓電影走向自己所希望的結局。
著名的影評人阿圭羅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結局那轉動的陀螺我們雖然沒有眼睜睜看著它停下來,但它最終是停下來了…因為在最後一刻,陀螺越轉越慢,甚至微微抖動了一下…依據科學原理,隨著重力的影響,和空氣摩擦力的制約,陀螺的運轉速度會越來越慢,而在夢境中,那個沒有重力沒有摩擦力,一切皆為虛妄的世界,陀螺一定是保持著勻速旋轉的,那微微的抖動也更加證明了陀螺終將會停下來這一點…還有最後細微的聲音…“叮”,那或許就是陀螺倒下的聲音!
第二:片尾中孩子的瞬間,繼續觀察能夠發現,孩子已經稍微長大了一些,但是影片的夢境中,科布見到的孩子還是原來的樣子,是記憶中,潛意識中的樣子,而與他分開幾年後的孩子,記憶和潛意識是搜尋不到孩子的樣貌資訊的,所以這也證明了他回到了現實,見到的是現實中長大一點的孩子…
第三:這個細節之處,導演的功力就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一直戴在科布手上的戒指沒有了,在影片中,那幾層的夢境裡,科布都把戒指戴在手上,因為那是他記憶中的樣子,和妻子孩子還在一起,戒指是不可能取下的…但在最後,轉陀螺的時候,戒指卻沒有了,說明科布回到了現實,生活中妻子不在自己身邊的現實!而開始所說的,判斷夢境與現實的方法是陀螺有沒有停下,其實不然,正在的線索,是隻有科布自己知道的手指上的戒指,那才是判斷夢境與現實的真正線索!
正是基於以上判斷,表明主角回到了現實當中。
另一名影評人伊瓜因不甘示弱。
他也寫出了自己的分析:
電影中有這樣一個設定:如果科比在現實中,轉動的陀螺總會停下來,但如果在夢境中,陀螺就會永不停歇的轉下去,那電影最後的這個鏡頭是否就意味著科比仍然在夢境中呢?
其實不然,因為這一開始就是導演故意為觀眾埋下的“陷阱”。
科比手中的陀螺,其實根本不是他真正的圖騰,在電影中,每個造夢師都會給自己製作一個圖騰,這個圖騰是防止造夢師分不清夢境跟現實的一個工具。安全起見,每個人都不會告訴別人自己的圖騰是什麼,然而在電影中,作為一個經驗老道的造夢師,【科比的圖騰是陀螺】這件事卻幾乎所有人都知道......
事出反常必有妖,科比的圖騰顯然也是如此,所以在電影的結局裡,自然就不能用陀螺是否停止轉動來判斷他是否回到了現實。
那科比的圖騰如果不是陀螺的話,又會是什麼呢?
目前主流的觀點有兩個
其一,孩子的臉
在電影中,科比幾次進入夢境都看到了他的一雙兒女,然而讓人奇怪的是,在這幾次的夢境中,在花園中的兩個孩子都沒有轉過身來,他也很快的確認了自己身處與夢境當中,直到電影的結局。
當陀螺轉動的時候兩個孩子終於轉過身來,在電影中第一次露臉,而科比此時的的表現是等陀螺是否停止來判斷自己是否回到現實中了嗎?顯然並不是,還沒等陀螺停下來,他就緊緊的抱住了兩個孩子,彷彿已經百分百確定自己已經回到了現實。
其二,手上的戒指。
電影中多次出現了科比手的特寫,當他出現在夢境中時,手上就會出現戒指,而當他回到現實中,兩隻手上卻都沒有戒指,這一點隱藏頗深,能夠在第一遍觀影的過程中就能發現的人更是寥寥無幾。
而在電影的結局,當科比從飛機上醒來並且踏上回家的路時,鏡頭又給向了他的手,這次,他的手上沒有戒指,這也意味著他已經回到了現實,而非困在了夢境中。
最後伊瓜因還給徐乾做了宣傳:“《盜夢空間》作為徐乾大神的一部經典科幻大作,值得仔細咂摸的細節數不勝數,如果還有疑慮未消,不妨再去多看幾遍,相信不止是結局,還會有更多有趣的細節等待著人們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