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部分

第一師六大團長分別升為旅長,他們分別是第一旅張苞,第二旅關興,第三旅黃敘,第四旅張柏,第五旅鍾侗,第六旅劉斐。

至於第七團的武大牛,他資歷尚淺,這次沒有撈到升官的機會,他依然當一個團長,他的第七團被打散混到各旅當中去,不過他好歹從一個後備團的團長,變成主戰部隊的團長,也算是一個進步。

六個旅一共三萬多將近四萬人,人員缺額很大,除了從第二第三師的藤甲兵當中調八、九千人進去外,這次投降的六、七千成都守軍全部被充進新改編的各個旅。即使這樣依然不夠人手,最後只能打朱褒的第四師的主意。

第四師一向都是作為後備師、訓練營以及協助輜重隊的角色,他們時不時要向主戰部隊輸血,對於被抽調精銳早已習以為常。這次改編也不例外,從第四師從抽走了幾千表現較好的兵員,終於湊夠了六個旅的作戰人員。

這次改編的一大特色就是各部隊中加入了大量的非作戰人員,這些輔助性人員包括醫護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等,於是hong軍中原來的醫護營被拆分,工匠營也被拆分,拆分後一部分人員被打散了分到各個旅中。

軍中的斥候營、炮營、特種部隊同樣被拆分,他們也被打散了分到各個旅中。改編後的各個旅除了輜重糧草補充外,可以成為獨#立的作戰單位了,而糧草是必須要抓在朝廷手中的,這是歷來朝廷控制軍隊的方法之一。

這次會議後,hong軍中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編工作,各位將領也忙得腳尖不沾地,再也沒有將領來煩劉厚了。但是武將消停了,文官卻未消停。

文官之所以不消停主要原因是,幾乎個個都是待罪之身。劉厚讓他們暫時還各司原職,只是為了朝局安穩而已,沒有說赦免他們從逆的罪行。皇帝一天不鬆口,群臣也就一天不敢鬆一口氣。

所以這些天各位大臣都是戰戰兢兢的,還有人旁敲側擊試探皇帝要怎麼處置他們,劉厚其實也很頭痛怎麼處置這些大臣,不處理肯定是不行的,有過不罰是統治者的大忌,處理重了也不行,離開他們,朝政誰來處理?

劉厚沒有處理朝政的經驗,也沒有處理過這麼複雜的政治問題,只能先將問題擱置起來。但是,問題不可能永遠擱置下去,總有需要處理的時候,無奈之下,劉厚只好八百里加急發聖旨招諸葛亮回京,離開了這位丞相還真是有諸多不便。

但是荊州離開了諸葛亮,劉厚又擔心只剩下關公會守不住荊州,畢竟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關公手中,荊州兩度幾乎失守,一次是劉厚洞察先機,提前一步去救援,挫敗了呂蒙的“白衣渡江”之策,還有一次是諸葛亮領兵殺過去解的圍。

於是,劉厚命令張柏改編好部隊後,儘快率第四旅開赴荊州,協助關公鎮守荊州。由於擔心荊州局勢,劉厚一再催促張柏,結果張柏只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完成部隊的改編。

他們幾乎是將人員和裝備湊齊了就匆匆登船出發,至於部隊的訓練啊,各新同袍的熟悉、磨合啊什麼的,只能到荊州後再進行了。

另外一支被劉厚在一個月內趕走的部隊就是黃敘的第三旅,劉厚命令他到桂陽接替趙雲,他打算將趙雲和步騭都調回來。桂陽現在的重要性沒那麼重要了,因為現在他已經回到成都,不用再擔心別人切斷歸路了。

桂陽其實算是比較偏僻落後,物產也比較貧瘠的地方,如果不是當時有著那麼重要的戰略地位,也不需要由趙雲這樣的大將來鎮守。現在大局已定,只需要派一個旅去就足夠了。

本來派黃敘去鎮守這樣一個地方也是大材小用,後來劉厚想到,東吳可以透過廬陵攻打桂陽,那麼反過來,我們也可以從桂陽往廬陵攻進啊。

於是,劉厚決定,將自己的得力戰將黃敘派過去,經略桂陽。黃敘屢立戰功,劉厚覺得他可以獨當一面了,早就想提升他的官職了,只是他尚且年幼,不宜一下子提升得太快,所以才讓他當個旅長。

但是,他到了桂陽後,接管了桂陽的防務,這裡有桂陽守備師,等於他管轄的部隊有一個師加一個旅。那樣一來,他雖然沒有師長之名,卻有師長之實。

只要他再立點戰功,升為師長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他也是繼關索之後,第二個脫穎而出的年輕人。

黃敘出發前,劉厚將他召入宮中和他好好談了一場,他讓他好好經略桂陽,如有機會就向廬陵進軍,但是一定要穩打穩紮,千萬不能急進。

黃敘這才知道,皇帝讓他去那麼偏遠的地方原來有著這樣的深意,他當時就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