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6部分

經有膛線、有準星,不過那準確性還真是不敢恭維。誰有把握百發百中?有的話都進特種部隊了。於是怕誤傷自己人的火槍兵只好在那裡乾瞪眼,只有偶爾在看到有落單的東吳兵時,才放幾槍冷槍。

戰況不用說都是一邊倒的,東吳兵不斷被砍殺,藤甲兵中刀的更多,不多傷亡的很少,他們一個個都有鋼鐵俠那麼勇猛,五百個鋼鐵俠可想而知有多可怕。

經過以前多場戰鬥的檢驗,劉厚終於認識到一招斜劈有很多不足之處,所以在最近,他讓藤甲兵中的老兵開始多練習兩招:橫砍和斜撩。

老兵是指已經加入藤甲軍多時,斜劈動作已經練習得爐火純青計程車兵。斜劈依然是藤甲兵新兵入伍的主要訓練科目,只有將這招完全掌握了,才能開始練習那兩招進階招式。

這兩招其實也很簡單,橫砍就是將刀在敵人腹部位置橫著割過去,如果得手,敵人一腔子的下水就會掉得滿地都是,和日那個本人的切腹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一個是自己切,一個是別人幫他切而已。

斜撩是和斜劈相反的動作,是刀在下面時,四十五度角斜著往上撩,這一招往往能使敵人防不勝防。同時,主要是為了銜接斜劈動作。

例如,當一個藤甲兵舉刀從敵人的右上方斜劈向左下方時,敵人後退躲開了,這個時候,藤甲兵可以踏前一步,拉近和敵人的距離,然後只需要將刀刃翻轉,順勢將刀從左下方往上撩到右上方。

接著再反過來做斜劈動作,這樣一來,刀無論往下走還是往上走都帶有攻擊性,攻擊效率倍增,敵人更難防備,攻擊頻率加快也使得很多敵人來不及躲避。

在以前,斜劈完後,只能再將刀舉過頭頂再劈,這個過程白白耗費了很多時間,足夠讓有經驗的敵人捅自己一刀了。雖然有藤甲保護,一般情況下不至於受傷,可是刀上傳來的衝擊力還是會作用在身上的,甚至有些運氣不好的被捅到眼睛部位就死翹翹了。

所以,新加入的這兩招,尤其是斜撩使得這些藤甲兵的戰鬥力又提高了一個檔次,雖然他們訓練這兩招的時日尚短,還不夠熟練,不過在這次戰鬥中已經發揮出不俗的效果了。

東吳兵被快速清除掉,很快就死傷過半,最後,在火槍兵放冷槍狙殺了東吳的領兵將領後,這支東吳軍終於崩潰了。

東吳兵四散逃跑,因為在黑夜中,周圍情況不明,蜀軍也不敢追擊,只能收兵返回。而在第六營藤甲兵結束戰鬥前,鄂煥已經派出了第二支阻擊隊伍。

原來熱氣球又示警,說東北方向來了一支足有三千人的敵人。到了現在,地道口周圍已經聚集了三個熱氣球,它們分三個方向監測著東吳軍的動向,及時為地面部隊作出預警。

在這段時間裡,又有一千多人透過地道進入城中,鄂煥感到兵力充裕,於是,毫不猶疑地派出一千人去阻擊這支三千人的部隊。

到第六營人馬返回時,鄂煥又派出了一支一千五百人隊,去截擊正北方向來的一支五千人的東吳軍。這個時候,第三師的藤甲兵已經上來了足足一萬,兵力充足得很。現在正在上來的是第一師第四團的火槍兵,團長是張柏。

按照計劃,這一團的火槍兵上來後,再輪到第三師其餘的五千藤甲進城。很快,東吳軍陸續派往這邊的部隊都被鄂煥和關興派出的阻擊隊伍消滅。

這樣的添油戰術正中蜀軍下懷,東吳軍一共添進去了六支隊伍,總人數在三萬人左右,被殲滅的差不多有兩萬人,其餘人馬則潰散無蹤。

陸遜終於發現了問題,馬上釋出命令,阻止了這種添油戰術般的打法。他嚴令所有部隊不準私下出戰,所有部隊先在一個地方集結,就地等待命令。

造成東吳軍使出這樣的添油戰術主要原因在於:前段時間因為軍營頻頻被空襲,陸遜將部隊混入到民居當中。

這麼多的人馬,要分散容易,要聚集起來就很難了。陸遜在一收到有蜀軍進城的訊息後,第一時間就釋出命令讓部隊集結。可惜,要將散佈在廣大民居中計程車兵聚集起來困難重重。

這個年代又沒有高音喇叭,傳令兵們只好一邊敲鑼打鼓,一邊高聲叫喊,走街串巷地去傳達命令。

這個過程肯定快不了,尤其是有些巷子比較深的地方,還不一定能聽得到這些人的呦喝聲。更嚴重的是,因為散居在民居當中,軍官們對士兵的約束鬆了很多,很多士兵的自由主義思想開始氾濫。

於是乎,偷偷喝酒的有之,睡懶覺的有之,賭錢的更不少,甚至尋花問柳的也不在少數。

這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