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這管寧心中到底在想些什麼?

此時連眾人也看出了管寧的異態。

國淵察覺到了管寧的失態,忙岔開話道:“幼安兄近日要遠遊,只是想不到在此得遇太史子義這樣的文人雅士,頗有傾蓋而交,雖歡憾短之感。”

太史慈聞言心頭一震,心知此時管寧有意遠遊,必是打算前往遼東投奔公孫度那裡。

別人卻不在意,因為這管寧本就好遠遊,自是想不到如此內情。但眾人已經看出這管寧十分看重太史慈,只此一件,太史慈就身價倍增。

更何況在眾人心中這太史慈可稱得上才華橫溢了。

太史慈此時也看出這管寧似乎對自己另眼相看,雖然不知為何,但已大生自豪之感。

旋即又看出這管寧的遠行已成定局,自己終究挽留不住。不禁神色一黯,但一想到人各有志自是不能強求,畢竟曾經擁有,倒也不奢望天長地久了。

心中釋懷,點頭道:“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知君。來來來,幼安兄,承蒙錯愛,子義敬你。”

管寧聽得心頭大震,他剛才始終注意太史慈的面部表情,看到太史慈亦有黯然神傷之意,大生知己之感。無奈自己此時實是心意已決,雖心喜得此新朋,看出此子與眾不同之處,但畢竟不知底細,實難改變自己的心意。

此時聞聽太史慈的詩句卻在心中苦笑:自己相交確是滿天下,可知己又有幾人?自己要走的道路會有幾個同路人?

雖如此,還是在與太史慈對飲一杯後大有深意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此時眾人心中的震撼無以復加,雖知管寧對太史慈另眼相看,但仍想不到管寧竟如此看重太史慈,要知管寧自成名後可是很少與人互答詩文。

今天竟為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太史慈破例了。

一時間,大廳中充滿了奇異的氣氛。

太史慈知道前兩句詩是曹操在赤壁之戰時吟詠的《短歌行》裡的句子,不過這並非曹操的發明,和後兩句是一樣是《詩經》中的名句。

前兩句詩原意是說女孩子對自己心上人相約未至時的一種甜蜜的回憶,描繪了十分依戀心上人的寬厚又溫暖的胸懷的而獨自沉吟的動人姿態。

不過這時代的人喜歡用《詩經》裡的詩歌一語雙關,比如曹操在《短歌行》裡引用這幾句詩的意思則變為渴望得到治理國家的賢才,以美人比喻自己,而以心上人比喻賢才。

此之謂屈原在詩歌中常用的“香草美人”之法。

管寧此時引用此詩句,則是引太史慈為至交好友之意。

何人可與管寧比肩?莫要忘記,連華歆都不在管寧的眼裡。昔日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管寧管幼安,今日卻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太史慈而動容了。

太史慈卻看穿了管寧心中的苦澀和矛盾,雖不知為何這管寧從剛一見到自己是就好像很看重自己,但畢竟是好事。

心中又燃起了希望,絞盡腦汁,猛地靈光一閃,想起一句名句來,慨嘆道:“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頓了一頓又道:“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

用的也是“香草美人”之法。

管寧心中翻起滔天巨浪,自是知道太史慈看穿了自己今日與太史慈一別將天各一方,難以相見,更看出太史慈對自己有把臂論交甚至邀請自己去西北六縣之意。

難道他已經看穿了自己的心意?否則豈能說出這種別人不懂在自己聽來又大有深意的話?

偏偏自己又頗為心動。

管寧幾年來目睹黃巾之亂,民不聊生的局面太多了,對這大漢朝廷徹底的失望,偏又不是出路在何方,以他的賢才自可輔佐明主,開創盛世,可那又如何?

夏、商、周、兩漢哪個不是強極一時?可到頭來塵歸塵,土歸土,被掃進了歷史的塵封中。

問題出在哪呢?管寧不知道,他雖然以天縱之資敏銳地把握到了人治無法杜絕腐敗和專權亂政從而亡國的缺陷,可卻無法說清楚,更沒有辦法解決。

管寧並非其他腐儒可比,他的遠祖是輔佐齊桓公稱霸的管仲,所以管寧的思想大異一般的儒家子弟,法家思想對他影響頗深,又因為齊地民間的學派偏於荀子這曾在稷下學宮享有盛名的法家先驅,所以管寧更加註重實際。

故此管寧已經對這中原的大大小小的上位者徹底失望,才回鄉與好友邴原約定欲王烈一起遠赴遼東,建立一塊屬於自己的城